饮中境界妙四海,楚屈未知风俗淳。
陶然席地已忘载,夜缚瓮下初不嗔。
逃禅骂坐本真率,时一中之眇万物。
纵兵端欲卷愁城,乐贤未始忘欢伯。
佳处风光殊可人,好德悬知必有邻。
黄花解劝张季鹰,俗妇那识刘伯伦。
世间万物败人意,不如常作个中计。
【注释】:
- 饮中境界妙四海:饮酒的境界高远,可与天地万物相媲美。
- 楚屈未知风俗淳:屈原因楚国的风俗淳朴而不知。
- 陶然席地已忘载:陶渊明饮酒时席地而坐,忘却了世间的一切。
- 夜缚瓮下初不嗔:陶渊明在晚上醉酒后被捆起来绑在瓮上,但并不生气。
- 逃禅骂坐本真率:逃避佛教禅宗,以谩骂为乐,其行为真实自然,不加掩饰。
- 时一中之眇万物:有时只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能看穿万物。
- 纵兵端欲卷愁城:放纵士兵,企图攻下愁城的敌军。
- 乐贤未始忘欢伯:乐府歌谣中的贤者,没有忘记快乐的主人翁是快乐的伯乐。
- 佳处风光殊可人:美好的风景令人陶醉,非常迷人。
- 好德悬知必有邻:拥有高尚的品德,必定会有志同道合的人与之相近。
- 俗妇那识刘伯伦:庸俗的妇人哪里懂得刘伶(刘伯伦)的豪放不羁。
- 世间万物败人意:世间万物都难以满足人的心意。
- 不如常作个中计:不如经常做内心的打算,不被外界所迷惑。
【赏析】:
这首诗以酒为主题,通过饮酒的场景和心情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真实、自然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手法,将饮酒的境界提升到与天地万物相媲美的高度。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出他对世俗生活的不满和对自由、真诚人生的追求。整体而言,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