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六成鳞吹,呦呦赋鹿鸣。
三仙随劝驾,千佛要题名。
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
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

【注释】

六六成鳞:形容水波荡漾,如鱼鳞般密集。吹:吹动。呦呦:鹿叫之声。三仙:指皇帝的三个近臣。千佛:指皇帝的亲信大臣。俎(zǔ)豆:古代祭品。初筵:初次宴请群臣用的酒席。秩(suì):等级。衣冠:此处指官员。习俗荣:因有礼仪之故而荣耀。例须烦举送:意思是说,我也应该像其他举送礼品的人一样,去为皇上献上礼物。举送:指进奉贡物。鲁诸生:指作者自己。

【赏析】

这首词是作者被贬眉州后作。在封建时代,文人往往以诗文表达他们的志向和抱负,同时也寄托了他们的政治理想。作者通过此词,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首句“六六成鳞吹,呦呦赋鹿鸣。”起势雄浑,气势宏大,仿佛一幅江山社稷图。六六成鳞,形象地描绘出了水波浩渺的景象,而风吹过,又似乎有鱼群跃出水面,形成一种动静结合的视觉效果;接着写鹿鸣,用呦呦的声音来衬托鹿的神态,生动形象。

第二句“三仙随劝驾,千佛要题名。”则转入对朝廷中权臣的讽刺。三仙,指的是皇帝的三个近侍,他们随着皇帝出行,一路欢声笑语,如同仙人一般。千佛,则是皇帝身边的亲信大臣,他们对皇帝的言行举止都极为关注,甚至不惜为之题写名字,可见其权势之大。

第三句“俎豆初筵秩,衣冠习俗荣。”继续描写朝廷的奢华场景。俎豆,是指祭祀时所用的礼器,初筵则表明这是皇帝首次设宴,所以显得格外隆重。这里的“秩”字,既表示等级制度,也暗示了朝廷的繁文缛节。衣冠习俗荣则进一步揭示了这种繁华背后所隐藏的弊端。这些华丽的场面虽然给人们带来了荣誉和地位,却也让人们失去了自我,变得虚伪和矫揉造作。

最后一句“例须烦举送,我亦鲁诸生。”是对前文的总结和升华。在这里,作者再次提到了自己的身份——一个被贬的鲁国士人。他深知自己的处境艰难,但也不愿屈服于权势的压力,而是选择了坚守自己的信仰和道德底线。同时,这也是对自己未来命运的一种期许和祈祷。

整首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朝廷奢华场面的描绘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以及对个人价值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