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海黄池近,还山白雪高。
禅如石佛样,学带楚人骚。
我欲怀金橘,师能遗木桃。
钓鱼船上客,此句可连鳌。

谢胜(谢灵运)老惠(恩惠)胡桃(指核桃)

浮海黄池近,还山白雪高。

禅如石佛样,学带楚人骚。

我欲怀金橘(指橘树的果实),师能遗木桃(指桃木)。

钓鱼船上客,此句可连鳌。

注释:

1、谢胜:即谢灵运(公元385—433年),字季迪,陈郡阳夏县人,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山水诗派领袖人物。

2、胡桃:核桃。

3、浮海黄池近:浮海,泛指海上。黄池,即黄河入海口处。

4、还山白雪高:还山指回到家乡,白雪高指山峰之雪白高耸。

5、禅:禅宗,佛教宗派之一。

6、石佛:佛像雕刻成石头形状,这里指和尚。

7、楚人骚:楚辞,古代楚国的一种诗歌形式。

8、怀金橘:想念橘子。

9、师能遗木桃:老师能够留下木头的桃子。比喻老师的教诲可以流传下来。

10、钓客:垂钓的人。

11、此句可连鳌:这句话可以和连鳌一起读。连鳌,即《庄子·秋水》中的典故:“河伯见海神,自报曰:‘吾乃北海之水也,君岂有水乎?’海神曰:‘然则何以利为?’河伯曰:‘我想与海神为邻,愿请为寄,而贵方之无水,则予愿得尝之。’”意思是,河水想与海水相邻。后用来形容人的志向或愿望远大。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谢灵运在游览名山大川时所作。诗中描绘了诗人游历山川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浮海黄池近”描绘了诗人站在海边,眺望远方,看到黄河入海口的景象。这里的“浮海”和“黄池”都是形容大海的词汇,通过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片海域的深深眷恋和赞美之情。

次句“还山白雪高”则是诗人回到了家乡,看到了山上的积雪如同洁白的玉峰一般。这里的“还山”和“白雪”都是形容山峰的词汇,通过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怀念之情。

第三句“禅如石佛样”则是以禅宗比作佛像,表达了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理解和感悟。这里的“禅”是指佛学思想,而“石佛”则是形容佛陀像,通过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禅宗修行的尊重和敬仰。

第四句“学带楚人骚”则是以屈原的楚辞来比喻自己的学问和才华。这里的“楚人骚”指的是屈原的《离骚》,通过这两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自己学问和才华的自信和骄傲。

第五句“我欲怀金橘”表达了诗人想要怀念家乡的橘子的愿望。这里的“金橘”指的是橘子,通过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家乡美食的向往和留恋。

第六句“师能遗木桃”则是以孔子为例,表示老师会传授给学生们知识和智慧。这里的“木桃”指的是桃子,通过这个词汇,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于老师教导的感激和尊敬。

第七句“我欲怀金橘”重复一遍,可能是为了强调诗人对家乡橘子的怀念之情。

第八句“师能遗木桃”再次提到老师会传授给学生们知识和智慧,与上一句相呼应,进一步强调了教师的作用。

第九句“钓鱼船上客”则描绘了一个渔夫在船上钓鱼的场景。这里的“钓鱼”是动词,表示捕鱼的动作;“船上”是方位词,表示地点;“客”指的是渔夫,是一个职业称谓。通过这个场景,我们可以想象到一个渔夫在船上静静地钓鱼的画面。

第十句“此句可连鳌”则是在说这首诗的句子可以和《庄子·秋水》中的典故“河伯见海神,自报曰:‘吾乃北海之水也,君岂有水乎?’海神曰:‘然则何以利为?’河伯曰:‘我想与海神为邻,愿请为寄,而贵方之无水,则予愿得尝之。’”联系起来。这里的“连鳌”指的是《庄子·秋水》中的典故,意思是河伯想和海神为邻,希望海神能够给他留下一片水域。通过这个典故,我们可以想象出一个渔夫在船上静静地钓鱼的画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