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何必自耕耘,淮上新添战马群。
圣水洑流天汉永,颠风扇雪地炉焚。
但教东海无冤气,便可西郊放密云。
浪遣蛇医与龙斗,邈然天听若无闻。
【注释】
祷雨:祈祷雨水,求得降雨。
吾家何必自耕耘:我家何必自己耕种。
战马群:指战马。
圣水:指长江的水源,也称“圣水”为“江水”。
天汉:银河。天汉永,即天河永流。
颠风扇雪地炉焚:形容风力极大,可以吹灭地火。
东海:指大海,也借指朝廷,这里指皇上。
冤气:冤屈之气。
放密云:放走乌云。
蛇医:比喻奸臣,这里指奸佞小人。
龙斗:比喻忠臣与奸臣的斗争。
邈然:遥远的样子,这里形容皇上对大臣们的关心和爱护很少。
天听:指皇帝的旨意,这里指皇帝的旨意没有听到。
【译文】
我们何必自家去耕种劳作呢?淮河上游新添了一群战马。
天上的天河永远流淌着圣水,地热的火焰在风中燃烧。
只要东海没有冤屈之气,西边郊外就能放晴。
让那些奸臣小人与忠臣斗争,皇上的关心和爱护却很渺茫。
【赏析】
这首诗写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四月,当时王安石变法已进行两年多时间,由于新法触动了许多既得利益阶层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诗人以诗的形式向皇上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得到皇上的支持和认可。全诗表达了诗人希望国家能早日出现太平景象的愿望和对百姓的深切关怀。
首句“吾家何必自耕耘”,表明作者认为国家的政事不必自己操心。“何必自耕耘”,意思是不必自己亲自耕作。“自耕耘”三字,是说自己不耕不种,不事生产,而是专心致志地为国家治理事务。这既是对朝廷现状的一种讽刺,也是对自己政治主张的一种表白,表现出诗人的远大抱负和高尚情操。
第二句“淮上新添战马群”,则是指淮河上游地区出现了许多军队。这是针对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边防空虚的状况而发出的感叹。诗人在这里运用“战马群”这一形象化的语言,既写出了军队数量之多,又表现出战争频繁、形势紧张的局面。
第三句“圣水洑流天汉永”,则是说江水的源头——天河永不停歇地流淌。这里的“天汉”指的是银河,是古人用来象征帝王和皇权的象征。这句诗通过描绘江水源头的景象,暗喻着皇帝的旨意如江河之水一样源远流长,永不枯竭。诗人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皇帝的旨意比作江水的源头,既表现出了皇帝的神圣地位,又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忠诚和敬畏之情。
第四句“颠风扇雪地炉焚”,则是说狂风肆虐,大雪纷飞,大地一片荒凉。这里的“炉焚”指的是地火在风中燃烧的情景,既表现了大自然的严酷,也暗示了朝廷政治的腐败和黑暗。诗人用这样的形象描绘出一幅凄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切地感受到朝廷面临的危机和人民的苦难。
第五句“但教东海无冤气,便可西郊放密云”,则是说要消除东海上的怨气,就可以让西郊的天空放晴了。这里的“冤气”指的是朝廷内部存在的矛盾和纷争,而“西郊”则指的是皇宫所在的方向。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只要朝廷内部不再有矛盾和纷争,那么国家自然就会安定下来,人民的生活也会得到改善。诗人在这里运用了反诘的手法,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政治状况的担忧和对和平稳定生活的向往。
第六句“浪遣蛇医与龙斗”,则是说随意派遣一些无能之辈和奸臣斗嘴。这里的“蛇医”指的是那些奸臣小人,而“龙斗”则是指忠臣与奸臣之间的斗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不要随意动用那些无能之辈去对付忠臣,因为他们斗嘴是没有用的,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诗人在这里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提醒皇帝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最后一联“邈然天听若无闻”,则是说皇帝的旨意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这里的“天听”指的是皇帝的旨意,而“无闻”则是指皇帝的旨意没有被听到或者不被重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的旨意好像没有听到一样,说明皇帝没有关注或重视自己的意见。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政治状况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稳定生活的追求。诗人以诗的形式向皇上陈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治国方略,希望能够得到皇上的支持和认可。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有对国家现状的深刻剖析,又有对美好未来的殷切期望,是一首具有很高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