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浸菩提坐,风传戒定香。
藕根金锁骨,花面玉毫光。

【注释】

扇子诗:指佛教禅宗的《金刚经》。

水浸菩提坐:用水洗刷,使之清净。

风传戒定香:风吹佛经中的教诲和禅修之香。

藕根金锁骨:用莲花比喻人的身体,莲根象征人的本心(即“性”)。

花面玉毫光:莲花的花瓣像玉雕一般细腻,光彩照人。

【赏析】

这首《金刚经》的诗句是唐代僧人玄奘所译,其译文如下:

水洒清凉地,风吹智慧香;

心如明镜台,法界无量光;

色身本无相,诸相皆无常;

一尘不染心,万劫得正觉。

此诗翻译了《金刚经》中“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一句,强调要心如止水,不受世间一切影响,从而获得真正的觉悟。

从这首诗的译文来看,其语言简洁明了,没有过多的修饰,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深邃而富有哲理的。首先,“水洒清凉地,风吹智慧香”,这里的“清凉地”和“智慧香”分别代表了清凉和智慧。清凉地象征着宁静和平,而智慧香则象征着智慧的光芒。这两句诗表达了一种宁静、平和的心态对于追求智慧的重要性,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更好地领悟佛法。其次,“心如明镜台,法界无量光”,这句话则是对佛教“明镜台”概念的形象化描述。明镜台是一种用于映照事物的镜子,它能够清晰地反映出事物的真实面貌。在这里,明镜台象征着内心的平静和清澈,只有内心平静才能清晰地看到世界的真相。最后,“色身本无相,诸相皆无常”,这句话则是对佛教“色身”概念的深刻诠释。色身是指我们的肉身,它是有形有相的。然而,在佛教看来,色身并没有固定的相貌,一切都是无常变化的。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过于执着于物质世界的追求,而是要注重内心的修行和觉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