瘴岭有毒雾,鸣沙无美田。
乾坤滋孕毓,山海限腥膻。
干舞旄星落,弓櫜译舌传。
但能思上策,何必勒燕然。

【注释】

瘴岭有毒雾,鸣沙无美田:瘴岭有剧毒的烟雾,鸣沙没有肥沃的田地。

乾坤滋孕毓,山海限腥膻:天地孕育了万物,山川限制着腥膻之气。

干舞旄星落,弓櫜译舌传:干戚舞蹈在天空中,弓和箭袋里传出译语。

但能思上策,何必勒燕然:只要能够想出上策,又何必勒令在燕然山立碑呢?燕然山,在今河北蔚县西南,为北岳恒山支脉,是汉时名将窦宪北伐匈奴时所勒石记功的地方。

【赏析】

这首诗是寄给赵龙图的一首七律。诗人通过描绘岭南瘴疠之地的险恶环境,表达了自己对朝廷派兵讨伐安南的不满,并表示只要朝廷采取明智的政策,就不必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诗的开头两句写岭南的瘴疠之地,“瘴岭有毒雾”,暗指安南境内多瘴气,“鸣沙无美田”则暗指那里土地贫瘠。这两句看似是在说岭南地区的自然环境恶劣,其实却是在为下文的议论做铺垫。接下来两句则是从地理、历史的角度进一步展开论述。“乾坤滋孕毓”,意思是天地孕育了万物,“山海限腥膻”,意思是山川限制了腥味,这里指的是安南境内虽然山川秀丽,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远离中原,所以难以彻底消灭腥味。

中间四句则是对朝廷派兵征讨安南的批评。诗人认为,既然岭南地区有瘴疠之气,又有贫瘠的土地,那么朝廷派出军队去讨伐安南,无异于徒劳无功。“干舞旄星落,弓櫜译语传”一句,既形象地描绘了出征将士挥舞着干戚、背负着弓箭的情景,也暗示了出征将士们面临着巨大的困难和危险。而“但能思上策,何必勒燕然”则更是直接表达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只要朝廷采取明智的政策,就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而不必要用武力来解决问题。

最后两句是全诗的总结。诗人认为,只要朝廷能够采纳他的建议,那么他相信一定能够取得胜利。这里的“燕然”,既是一个地名,也是古人用来作为战争胜利的标志的意思。因此,诗人在这里实际上是在表达他对朝廷能够取得成功的期待。

这首诗虽然只是一首七言律诗,但是它却包含了丰富的思想内容,既有对岭南地区环境的描写,又有对朝廷派兵征讨安南的批评;既有对出兵将士的同情,也有对朝廷决策的质疑;既有对胜利的期待,也有对失败的恐惧。这些都使得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