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发年来改,相看忆去频。
青山不厌客,黄屦自迷尘。
耳冷泉声淡,松残药灶贫。
白云他日见,应问世间春。
【注释】
绿:这里指青黑色的头发。
黄屦:黄色的鞋子。
耳冷泉声淡:泉水泠泠,声调低微。
松残药灶贫:松树残败了,药草灶也破败不堪了。
白云他日见:等到有一天,白云飘来的时候。见,看见。
应问世间春:应当询问人世中的春天。
【赏析】
这首诗作于诗人退居山后闲居期间,酬答友人赵颖对山居生活的赞美。全诗以山居生活为题材,描写了山居的清幽与恬静,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首句“绿发年来改”,用一个“改”字,写出了岁月变迁、人生沧桑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的头发已经由黑变绿,说明自己已经老了,这既是对自己衰老的直接写照,也是对岁月流逝的一种无奈感叹。同时,“绿发”一词也暗示了诗人曾经追求过的青春年华已经过去,现在只能寄情于山水之间。
“青山不厌客”,这句诗描绘了山居景色的宁静美好。青山虽然不会厌烦游人的来访,但是诗人却感到有些疲累,因为频繁地前来看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青山的热爱和敬畏,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频繁打扰山林生活的无奈和歉意。
“黄屦自迷尘”,这句诗以黄屦比喻自己的脚步,暗示了自己在山居生活中行走的疲惫。黄屦是黄色的鞋,代表着一种简单、朴素的生活状态;而“迷路”则暗示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迷失了方向,找不到生活的意义。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感受到的孤独和迷茫,又反映了诗人对于生活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耳冷泉声淡”,这句诗以冷泉的声音来形容自己的心境。冷泉的声音听起来很遥远、很微弱,给人一种宁静、淡然的感觉。这里的冷泉声音并不是指实际的泉水,而是诗人内心的声音,通过泉水的声音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静。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孤寂感,又反映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深度挖掘和思考。
“松残药灶贫”,这句诗描绘了山居生活中简朴的生活方式。松树已经残败了,药灶也已经破旧不堪了。这些细节描写都表明了山居生活中物质的匮乏和生活的艰苦。然而,正是这种简朴的生活方式让诗人感受到了心灵的自由和宁静。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于简朴生活方式的欣赏和向往,又反映了诗人在面对物质匮乏时的从容和淡定。
“白云他日见,应问世间春”,这句诗是全诗的升华和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憧憬,相信总有一天会再次见到那洁白如云的山峰和那美丽的白云。同时,这句诗还表达了诗人对于人世间春天的到来的渴望和期待。这里的“应问”并非真的要询问,而是表示一种期待和希望。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和积极的态度,又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生命、自然和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译文】
绿发已改,频频回忆往昔山居日子。
青山不会厌烦游客,我却因游历而疲惫。
泉水声冷,松树残破,药灶破败贫乏。
白云飘飘,我定当向世人述说,人间已是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