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萧索塞云黄,白发青衫应辟章。
曾说穰侯常畏客,今观毛遂欲投囊。
雁门旧障云松尽,离石新城垄谷荒。
想有高谈开玉帐,尊前妍论洒珠光。

【注释】

①辟:通“避”。

②穰侯:战国时秦昭襄王宠信的大臣范雎。畏客:害怕客人,比喻有才能的人。

③毛遂:战国时赵国人,以敢于出谋划策而闻名。投囊:指毛遂自荐。

④雁门旧障:指雁门关一带。云松:指山中云雾缭绕的古松。垄谷:指山间的沟壑。

⑤高谈:即高论,指慷慨激昂地谈论。开玉帐:在帐幕中畅所欲言。

⑥珠光:晶莹发亮的珠子。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首联写景,颔联写事,颈联写物,末联写情。全诗四句,意境开阔,气势磅礴,音韵铿锵,感情真挚,是一篇难得的名作。

秋风萧瑟,塞云黄,一片荒凉景象;白发青衫,应辟章,一个壮士要远行。这两句,一开头就把诗人送别的时间、季节和人物交代清楚了,为下文作了铺垫。

“曾说穰侯常畏客”,穰侯,即范雎,因被封于穰,故号穰侯;“畏客”就是怕客。这句是说,范雎曾经说过:“我这个人很怕客人。”那么,为什么他不怕这个将要远行的壮士?因为范雎深知这位壮士有勇有谋,是一个难得的人才。所以,他在临别之时,特地向这位壮士表示了敬意。范雎的话虽然简短,但是情意深长,使人久久难忘。

“今观毛遂欲投囊”,这里说的是另一个故事。当年毛遂在楚王与魏王会盟的时候,他手执囊锥,上前叩击殿槛,高声对群臣说:“楚国灭亡的日子不远了。借给我上等的宝剑,我就能按剑而立,挺身而对!”这时众臣皆惊愕地看着他,没有人敢吭声。后来毛遂拔剑而立,楚王这才派他到赵国去商议合纵的事。毛遂的故事,在历史上传为佳话,成为人们赞颂勇敢者的典范。

“雁门旧障云松尽,离石新城垄谷荒。”“雁门”、“离石”,都是古代的重要关隘,现在都已荒芜了。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雁门关一带古松已全部枯萎,离石城边的山冈已经荒芜。这两句诗写出了边塞的荒凉,同时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

“想有高谈开玉帐,尊前妍论洒珠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希望你们能在帐幕中高谈阔论,尽情发挥才华,让明珠般的议论洒落下来。这两句诗是对壮士的期望和祝愿。这两句诗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它既是诗人对壮士的鼓励和支持,也是诗人对国家的关心和担忧。

这首诗是送别诗中的佳作。它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了诗人的情感。它不仅形象生动,而且意境开阔,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