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私仍克己,克己又无私。
一事兼修饰,终身在省思。
公清多敛怨,高亢易招危。
更切循卑退,方应履坦夷。
诗句解读:
- 无私仍克己,克己又无私。 - “无私”和“克己”在中文里都是成语,分别表示“公正无私”和“自我约束”。这里强调的是在行事中既要保持公正无私的态度,也要能自我克制,不偏私。
- 一事兼修饰,终身在省思。 - “一事兼修饰”可能指的是对某件事情或某种行为进行精细的调整或修饰,而“终身在省思”则表明需要持续不断地思考和反省。
- 公清多敛怨,高亢易招危。 - “公清”可能指的是清廉公正,“敛怨”则是减少抱怨。这两句可能意味着过于清廉可能会引起他人的不满或抱怨。而“高亢易招危”则可能是指过于张扬或激进可能会带来危险。
- 更切循卑退,方应履坦夷。 - “更切循卑退”可能是指更加谨慎地遵循谦逊低调的原则。而“方应履坦夷”则可能是说只有这样才是正确的道路,能够平稳地行走。
译文:
在处理事务时,既要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也要能自我克制,不偏私。在一件事情上,既要精心修饰,也要终身不断反思。在清廉公正的同时,要注意不要引起他人的不满或抱怨。在行事中,要更加谨慎地遵循谦逊低调的原则,才能走得更远。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于公正、自我约束、谦逊以及行事原则的看法。它鼓励人们在行事中要坚持公正无私的原则,同时能自我克制,不偏私。在一件事情上,要精心修饰,也要终身不断反思。此外,还提到了清廉和谦逊的重要性。整体来看,这首诗强调了在处理事务时应该具备的品质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