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边老树影𣰦毵,阅尽犀珠压去骖。
岁晚行人风雪里,也须障面过江南。
驿梅
亭边老树影𣰦毵,阅尽犀珠压去骖。
岁晚行人风雪里,也须障面过江南。
【注释】
亭:指驿站。𣰦(shān):同“珊”。树枝条纷披下垂貌。
犀:犀牛角,这里借指梅花。
骖(cān):古时车上的两侧,此处指马。
岁晚行人:即行旅之人。
也须:亦作“抑须”或“须”。表示必要之意。
障面:遮着脸。
【译文】
驿旁老梅枝干扭曲,枝头压满了如犀牛角的梅花。
年老体虚的行人在风雪中赶路,也得遮着脸渡过江南。
【赏析】
这首诗写于旅途之中,以驿边的老梅自喻,抒写了诗人在人生旅途中所遇之艰难险阻及所抱之坚韧不屈的精神。
首句写驿旁老梅枝干蜿蜒扭曲,枝头压满了如犀牛角的梅花,形象地写出了驿边老梅的枝干曲折盘旋、枝条上密布着如犀牛角般坚硬的梅花,表现了梅枝的坚韧顽强和生命力。
次句写年老体衰的行人在风雪中赶路的情景,也是写诗人自身在仕途中的遭遇。诗人以“犀”为喻,形容梅花的坚韧不拔,暗含自己虽受排挤打压,但志节不改的坚强意志。同时,“压去骖”也暗示出自己虽然受到排挤打压,但却能从容应对,不被困境所困。
三、四句写在岁晚寒风大雪中,行旅之人也要遮着脸过江南。这是全诗的重点。诗人通过写驿边老梅和行旅之人的形象,表达了自己不畏艰险,不惧困苦,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即使面临再大的困难和挑战,也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的决心和勇气。
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寓意深厚,给人以启示。它不仅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梅画,更传达出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值得人们学习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