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入招提晚更深,万山秋老薄寒生。
芙容枝上无多雨,自把孤怀滴到明。
【注解】
宿:过夜住宿;招提:梵语的音译,指佛教寺庙;芙容:荷花;孤怀:单薄的情怀。
【赏析】
《宿建兴寺》是唐代诗人李颀的作品。此诗前四句写宿寺所见秋景:傍晚入寺,山深路远,万山秋色渐浓,寒气逼人。后四句写自己孤寂的心情及所感:荷花枝上无雨,只有自己满怀悲愁,独自流泪直到天明。
首句“路入招提晚更深”中“招提”即梵语的音译,指佛教寺庙。这句说:我走进一座佛教寺庙,天色已经晚了。“入”,进的意思。“招提”,即招提寺。“招提”是梵语的音译,意译为“佛寺”。“晚更深”中的“深”字,既指夜已深了,也暗示着诗人此时内心的孤独和寂寞。“路入招提晚更深”一句写出了作者在旅途中因日落后而感到的孤寂之情。
第二句“万山秋老薄寒生”,是说万山秋色已尽,天气开始转凉。“秋老”二字,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也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悲凉之情。“万山秋老薄寒生”一句,将诗人的情感融入自然景色之中,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第三句“芙容枝上无多雨”,是说荷花枝上的雨还没有下多少。这句诗中的“芙容”是指荷花,“芙容枝上无多雨”一句写出了荷花在雨中摇曳的美丽景象,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奈之情。
最后两句“自把孤怀滴到明”,是说诗人将自己的孤独和忧伤之情寄托于滴水之中,直至天明。这里的“滴到明”并不是真的要滴水到天亮,而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忧伤的深深无奈和无法释怀。
【赏析】
这是一首写旅途夜晚宿寺时所见景物和心境的五绝。开头两句写诗人进入佛寺后的感受。“晚更深”,不仅表明时间之晚,而且暗示了路途之长、夜色之浓以及诗人心情之凄楚;“万山秋老薄寒生”,则描绘出一幅深秋时节、群山萧瑟、草木凋零、寒风刺骨的景象,渲染出一种凄凉冷清的气氛。“芙容枝上无多雨”,以荷花喻人,点出诗人孤身一人在异乡他乡,面对万山秋景而感到的孤寂与无助。这一句既是对前面描写的深化,又是全篇情感的凝聚,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最后两句是诗人内心世界的抒发。“自把孤怀滴到明”,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深夜难眠时的愁思与苦闷,表现了他内心的孤寂与凄凉。整首诗语言朴素,感情真挚,富有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