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轴莲经诵已通,定将何事作家风。
当知法界重重意,尽在云游步步中。
金臂见时犹是妄,玉毫光处未为功。
路头全记文殊指,须着工夫子细穷。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送别诗。下面是对每句诗句的解释:
- 七轴莲经诵已通,定将何事作家风。
- “七轴莲经”可能是指佛经或佛教文献。“诵已通”表示已经熟读并理解了这些文本。“定将何事作家风”意味着通过学习佛经,你打算如何将这些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即以佛法为指导去塑造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 当知法界重重意,尽在云游步步中。
- “法界”指的是佛教中的宇宙或生命的本质。这句话表达了一种观念,即佛法的深奥和丰富含义可以在不断的修行和实践中体现出来。“步步中”则暗示着每一步的行动都是修行的一部分。
- 金臂见时犹是妄,玉毫光处未为功。
- “金臂”通常指的是佛像的手臂,这里比喻修行的成果。“玉毫光”则可能指的是佛像的光泽或其他神圣的标志。“犹是妄”和“未为功”表达了对修行成就的谦虚和自我认识,认识到即使是看似显著的成就也不过是暂时的、表面的。
- 路头全记文殊指,须着工夫子细穷。
- “文殊”是佛教中的菩萨之一,常被描绘为一位智慧的导师。“路头”可能指的是修行的道路或方向。“须着工夫子细穷”意味着在修行的道路上,需要不断地努力和精进,深入探究佛法的真谛。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宣上人即将开始的旅行的祝福和期望。诗中通过描述佛经的学习、修行的实践以及对未来成果的认识,传达了一个深刻的信息——真正的修行和智慧不仅仅是口头上的表达,而是需要在行动中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同时,诗中的谦虚态度也提醒我们要认识到,尽管我们的努力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正是这些微小的行为集合起来,才能够达到佛教所说的“法界重重意”,最终实现个人的修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