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雁沉踪共倚栏,定应齐客解偷关。
忽惊辽鹤排空至,何啻廉珠昨夜还。
假宠已惭名下误,强颜终愧笔头悭。
江流有尽情无尽,须把高风付子山。
我们来逐句解读这首诗:
- 断雁沉踪共倚栏:
-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景象,天空中一只孤独的雁,其身影与栏杆平行,象征着孤独和等待。”断雁”可能指诗人自己或者某种象征物,而“沉踪”则暗示了一种深沉或不易察觉的状态。
- 定应齐客解偷关:
- “齐客”可能是对某个人的称呼,这里的“解偷关”可能是一种比喻,表达了一种解脱或是放下的意思。
- 忽惊辽鹤排空至:
- 这句诗描述了一种意外的惊喜,仿佛一只来自远方的大雁(辽鹤)突然飞临,打破了原本的平静。
- 何啻廉珠昨夜还:
- 这里的“廉珠”指的是珍贵的珍珠,而“昨夜还”则意味着这种珍贵的物品在昨晚就已经返回或归还。这句话可能是在说这个意外之喜远超过了预期,或者是在赞美这只大雁带来的好运。
- 假宠已惭名下误:
- “假宠”可能是指虚假的荣耀或地位。这句诗表达了一种愧疚之情,觉得自己因虚名而获得了不应得的东西。
- 强颜终愧笔头悭:
- “强颜”表示勉强维持面子,而“笔头悭”则可能是指写作技巧或文才不足。这句诗反映了诗人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感到的无奈和羞愧。
- 江流有尽情无尽:
- 这句诗通过江水的流动来比喻情感和思绪的流转,既有无尽的深度也有无限的广度。它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情感等复杂现象的深刻理解。
- 须把高风付子山:
- “高风”在这里可能是指高尚的品质、风范或精神。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想要将这种高洁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的意愿,可能是对自己子女的期望或嘱托。
接下来是赏析:
这首诗以自然景物为引,抒发了诗人对生活、情感等方面的感悟。首联借景抒情,描绘了一个孤独的场景;颔联则通过大雁的出现,带来了惊喜和意外的好运;颈联表达了对虚名的反思和自我批评;尾联则通过对江水的描写,表达了对人生、情感等复杂现象的深刻理解。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哲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