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空懒作咄咄语,催老祗怪骎骎来。
断梦已将愁共远,离魂不觉泪惊回。
病馀想见崭岩玉,欢处犹怀宛转杯。
能伴晴和着屐否,深山应有未凋梅。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的理解和分析。注意要结合全诗内容来理解,不能只抓住某一诗句的内容进行理解。

译文:

书空懒得作那咄咄怪事,催老只怪自己不知不觉。

断梦已把愁绪与远行相伴,离魂不觉泪珠惊回。

病后想见那挺立的山岩玉树,欢时还怀念那转侧的酒杯。

能伴随晴天着鞋去郊游否,深山应有未落的梅花。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闲逸之情、寄寓高远之志的七律。诗题“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中的“次韵”,就是依原韵而和之作。从诗中看,“君俞”是朋友,而“少孙”则可能是诗人所交往的朋友。这六首诗,或抒发了闲逸之情,或抒发了高旷之意,或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

第一句“书空懒作咄咄语”,意即闲适地读书,懒得作那令人讨厌的议论。“书空”一词,出自晋人王右军《与法开上人帖》:“每便欲书,辄反更书。”此处指读书。“咄咄”,本义为呵责声,引伸为愤慨之声;又引伸为感叹之声。此处指叹息声。“懒作咄咄语”一句,意思是说,闲得无事可做,便懒得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去说那些令自己讨厌的话,只是静静地读书罢了。“懒作咄咄语”,表现了一个闲散之人的心境。作者以“懒”字领起,既表明了作者闲居无为,无所事事的生活状态,也表明了作者内心的一种厌倦和不悦的情绪。

第二句“催老祗怪骎骎来”。“催老”,即催促衰老,这里暗指年华易逝、人生易老。“催老”一词,出自《庄子·庚桑楚》。“骎骎”,有快马驰逐的样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时光飞逝,岁月催人老,自己却还在悠闲地读书,真是奇怪。“催老”,表面上是说时间过得太快,实际上是说自己在虚度时光。作者以“催老”二字开头,既是感叹时光流逝之快,也是暗示自己在虚度光阴,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第三句“断梦已将愁共远”,“断梦”一词,出自宋张先《一丛花令》:“今岁花时消息定,只愁花叶青,莫教带雪飞。”“断梦”即不再续梦的意思。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梦中已经把愁思和遥远的他乡连在了一起。“断梦”,表面上是指不再续梦,实际上指的是梦中的情景与现实相融合,将现实中的愁苦融入梦境之中。“愁共远”三字,既点出了梦中的愁思,也表明了现实的忧愁已经延伸到梦中,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内心的忧郁之情。

第四句“离魂不觉泪惊回”。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离魂的时候,自己没有察觉到泪水已经流了下来。“离魂不觉”,意即离别之时,自己没有意识到已经流泪了。这里的“魂”字,既指魂魄,又指精神。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离别的时候,自己没有意识到已经流泪了,但离魂之后,泪水还是流了下来。“惊回”,即让某人吃惊。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离别之后,自己没有意识到已经流泪了,但离魂之后的泪水还是流了下来,让旁人感到惊讶。“离魂不觉泪惊回”,既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悲伤和无奈,又揭示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

第五句“病馀想见崭岩玉”,“病馀”一词,既可以理解为因病而余下的力气,也可以理解为因病而剩下的日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病愈之后,自己想象到了那挺立的山岩上的一块玉石。“想见”一词,既可以理解为想象到,也可以理解为看见。这一句的意思是说,病愈之后,自己想象到了那挺立的山岩上的一块玉石,仿佛看到了它那挺拔的姿态。“崭岩玉”,意即挺立的山岩上的一块玉石。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山石的喜爱之情,又暗示了自己内心的坚韧和执着。

第六句“欢处犹怀宛转杯”,“欢处”一词,既可以理解为欢乐的时候,也可以理解为快乐的地方。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欢乐的时候,自己仍然怀念那曾经旋转过的酒杯。“宛转”,意即旋转。这一句的意思是说,在欢乐的时候,自己仍然怀念那曾经旋转过的酒杯,仿佛看到了它曾经转动的身影。“欢处”,意即欢乐的地方。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之情,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失落和无奈。

最后两句“能伴晴和着屐否?”,“晴和”一词,既可以理解为晴朗温暖的日子,也可以理解为阳光明媚的景象。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能陪伴晴朗温暖的天气一起去郊游吗?“着屐”,即穿着木屐。这一句的意思是说,能陪伴晴朗温暖的天气一起去郊游吗?“着屐”一词,既可以理解为穿着木屐,也可以理解为踏着木屐。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郊游的向往之情,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渴望和追求。

尾联二句:“深山应有未凋梅。”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深山之中应该有那尚未凋谢的梅花。这一句既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又暗示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寂寞。

【答案】

《次韵君俞兼简少孙六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组七言绝句,共六首。此诗组是诗人在一次偶然的聚会中写给朋友的诗作。诗中抒发了闲逸之情、寄寓高远之志的情怀。

这首诗的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清新脱俗。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断梦已将愁共远”中的“愁共远”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孤独和寂寞;“离魂不觉泪惊回”中的“离魂不觉”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内心的伤感和痛苦;“病馀想见崭岩玉”中的“崭岩玉”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美好的事物的欣赏和向往;“能伴晴和着屐否”中的“晴和”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期待;“深山应有未凋梅”中的“未凋梅”用比喻的方式表达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珍视。

诗中还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如“催老”一词既引伸为愤慨之声,又引伸为感叹之声;“断梦已将愁共远”中的“愁共远”既表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又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伤和无奈;“离魂不觉泪惊回”中的“惊回”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悲伤和无奈,又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挣扎;“病馀想见崭岩玉”中的“崭岩玉”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的事物的欣赏和向往,又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执着;“能伴晴和着屐否?深山应有未凋梅。”中的“晴和着履否”用反问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

这首诗通过丰富的语言、生动的比喻、多样的修辞手法以及深刻的思想内涵,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