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又传金碗出,几人争看玉山颓。
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
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
这首诗的作者是苏轼。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下面是每句的注释,并给出了赏析。
注释:
- 何处又传金碗出,几人争看玉山颓。
- “何处又传金碗出”:意指哪里又有新的财富出现?“金碗”在这里比喻新得之物或好运,通常用来形容富有和成功。
- “几人争看玉山颓”:玉山是形容人的精力旺盛、健康长寿,这里比喻那些因获得财富而得意的人。”颓”在这里是形容他们因过度兴奋而显得失态。
- 幽情不是风期旧,异境难从指顾开。
- “幽情不是风期旧”:这里的“幽情”指的是内心的平静和满足。”风期”原指风的方向,这里用来比喻事物的自然变化趋势。”旧”表明这种情感与以前相比有所不同。
- “异境难从指顾开”:异境指的是不同寻常的环境或境遇,难以通过简单的指示或计划来实现。”指顾开”意味着事情的发展很难被预测或控制。
- 猿鹤已回尘外驾,烟云休造眼中衰。
- “猿鹤已回尘外驾”:猿和鹤在古代常被视为仙人的坐骑,”尘外驾”指的是它们已经超脱世俗,不受尘世纷扰。
- “烟云休造眼中衰”:”烟云”指的是世间的名利、繁华等事物,”眼中衰”表示这些事物逐渐失去光彩。
- 未妨一老同巾履,香火终年谢劫灰。
- “未妨一老同巾履”:尽管年纪渐长,但仍然愿意像年轻人一样穿着朴素、行走自如(”巾履”即头巾和鞋子)。
- “香火终年谢劫灰”:这里的”香火”指的是信仰、宗教活动,”劫灰”指的是世界末日时燃烧的灰烬。”谢劫灰”意味着即使在末世也能保持内心的清净和坚持信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于人生经历和内心变化的深刻思考。首二句反映了人们对于财富的追逐以及随之而来的得意忘形的状态。接下来的句子则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状态的看法,认为真正的内心平和是无法通过外界的风向预测的。最后两句则转向个人修行和超脱俗世的境界,表达了即使年岁增长,依旧保持简朴生活方式和坚定信仰的哲学观念。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真谛的领悟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