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三拜东门敕,长是寻灯濯污裾。
赢得平安题报历,不妨朋友校残书。
歌传鹊鼠非行路,咏入乌狐愧大车。
物物背驰将老矣,定知身世欲何如。
【注释】
元祐:宋哲宗年号,公元1086~1093年。
秋试院:秋季举行的科举考试的场所。
敏父:王敏父。
敕:皇帝的命令。
长是寻灯濯污裾:常常是找一盏灯来洗去身上的污垢。
平安题报历:平安喜事写进历书中。
校残书:校读残缺不全的书卷。
鹊鼠:传说中一种会飞的鸟。
乌狐:传说中一种有翅膀能飞翔的动物。
物物背驰将老矣:事事不顺心,处处有阻碍,快要老了。
身世:一生经历和遭遇。
【赏析】
此诗作于元祐末年(公元1086年),时作者已病重,尚未离世。诗人回忆自己十年间三次参加科举考试的情景,并由此抒发感慨:如今虽然已经考中了状元,但还须为生活奔波;与朋友切磋学问,也不免有所得失。最后两句以物喻人,表达了自己的悲愤之情:岁月不饶人,人生道路艰难坎坷,终将老去,不知此生究竟如何度过。
全诗用典贴切,含蓄蕴藉,语言平易质朴,情感深沉真挚,体现了苏轼“文章自在”的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