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谷老子久不见,豫章诗人何许来。
章江未觉清彻骨,西山一带寒烟开。
文章明镜现诸相,句律蛰户惊春雷。
红炉劝坐且一醉,为我更赋扬州梅。

【注释】

合流:汇合。潘子真:指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斯文:文章。因置酒:安排酒宴。

【译文】

李白和杜甫久未见面,我豫章的诗人何时来到这里?

章江未觉清彻骨,西山一带寒烟开。

文章如明镜般反映世间万象,诗律如同蛰居之户,惊起春雷。

红炉边劝酒共醉一场,为我更赋扬州梅。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之作,写于天宝三载(744)。当时李白在长安,杜甫在东都洛阳,两人虽同朝为官,但因种种原因未能相见。这首诗是杜甫赠给李白的,表达了自己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联:“山谷老子久不见,豫章诗人何许来。”意思是说李白你久未见面了,我的好友啊,你从何处而来。“山谷”代指李白。“豫章”指南昌。“老子”是对李白的尊称。“何许来”即不知从哪里而来。这一句是说李白你已多年不见啦,我不知你从何处而来。

颔联:“章江未觉清彻骨,西山一带寒烟开。”意思是说章江的水还没有让我感到清凉,而西山一带的烟雾又渐渐散开了。章江水波不兴,没有让人感到清凉;而西山的山色又渐渐变得明亮起来。这句是说章江的流水还未让我觉得清凉,而西山的山色又显得明朗起来了。

颈联:“文章明镜现诸相,句律蛰户惊春雷。”意思是说文章如同镜子照出了世间万物,诗歌的韵律如同蛰居之户,被春雷惊醒。“明镜”喻指文章。“诸相”指世间万物。“蛰户”比喻诗的韵律。这里用“蛰户惊春雷”形容诗的韵律之美,犹如蛰虫惊起,春雷乍响。这两句是说文章就如同明亮的镜子一样,照出了世间万物;诗歌的韵律就如同蛰居之户一样,被春雷惊醒。

尾联:“红炉劝酒且一醉,为我更赋扬州梅。”意思是说红炉旁边劝酒畅饮,我与你一起尽情地畅饮吧。“更赋”意为重新作诗,赋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韵文形式。这里的“赋”指的是诗歌。“扬州梅”是指扬州的梅花。这句是说红炉旁劝酒畅饮,我们一起去尽情地畅饮吧。这一句是说红炉旁劝酒畅饮,我与你一起尽情地畅饮吧。

整首诗通过描写诗人在红炉边劝酒畅饮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深怀念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