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筑贵坚厚,抨绳避攲侧。
朝灌暮复压,深虞枯易得。
劲节既能主,百蠹遂为客。
风微吟疏簧,日永齿客屐。
此况倘可期,吾甘事潜默。
晋人知自完,皎皎良未息。
不材谢纷纭,斯言愧安国。
比部文承制移竹赠初秀才尧民有诗因次其韵
增筑贵坚厚,抨绳避攲侧。
朝灌暮复压,深虞枯易得。
劲节既能主,百蠹遂为客。
风微吟疏簧,日永齿客屐。
此况倘可期,吾甘事潜默。
晋人知自完,皎皎良未息。
不材谢纷纭,斯言愧安国。
注释:比部(古代官名)的官员奉命将竹子送给刚考中进士的前秀才张尧民,并附诗一首。张尧民写了一首七律作答。张尧民在诗中写道,“增加建筑要坚实厚重;用绳索纠正倾斜,以使它不倾斜。”他担心如果早晨浇水,晚上就容易被压垮;又担心一旦被风吹干,就会很快干裂而死。他感慨地写道:“竹子的筋脉既强有力又坚固,所以百虫都成为它的客人。”
风吹过的地方发出细碎的声音,就像乐器中吹奏的簧片一样动听;日光照射下,竹子的影子也显得十分清晰,就像客人的鞋子一样。张尧民对这种竹子的处境表示同情,认为它的处境非常艰难,但只要它能坚持住,总有一天能够度过难关。因此,他决定隐居山林,不再涉足官场。张尧民还感叹地说:“晋代的人懂得保全自己,他们的精神是多么高尚,至今仍然没有被磨灭。”张尧民还谦虚地说自己没有才能,不应该参与这场纷争,并感到惭愧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