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不可收,虎不可缚。
矫矫世路,彼自清浊。
醉遣脱靴,孰贵孰贱。
弄月沧波,万顷一线。
图画如好,虽曰糟粕。
对之超然,鲸尾欲捉。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批判,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追求。下面是诗句的解释:

  1. 龙不可收,虎不可缚。
  • “龙”和“虎”在这里象征着强大的力量和危险。李白在这里表示他认为强大的势力是无法控制的,就像龙和虎那样无法捕捉。这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腐败和权力斗争的不满。
  1. 矫矫世路,彼自清浊。
  • “矫矫”在这里指的是矫健或坚定的样子。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即社会上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价值观。他认为社会的清浊是由个人的行为决定的,而不是由整个社会来决定的。
  1. 醉遣脱靴,孰贵孰贱。
  • 李白在这里使用了“醉遣脱靴”这个典故,意思是他醉酒后脱下鞋子,表示他不在乎社会地位和金钱。他认为真正的高贵在于内心的品质和行为,而不仅仅是外在的物质条件。
  1. 弄月沧波,万顷一线。
  • “弄月”指的是赏月,“沧波”指的是大海。李白用这句话来形容他在月光下欣赏海景时的心情,感到宇宙的广阔和人生的渺小。这句话也暗示了他对人生无常和命运的感慨。
  1. 图画如好,虽曰糟粕。
  • “图画”指的是绘画作品,“好”指的是美好。李白用这句话批评那些外表华丽但内容空洞的艺术作品,认为它们只是表面的装饰,缺乏真正的价值。
  1. 对之超然,鲸尾欲捉。
  • “超然”指的是超脱世俗的态度,“鲸尾”指的是巨大的鲸鱼尾巴。李白用这句话表示他面对世间的繁华和诱惑时保持清醒和坚定,不被外界所动摇。他认为只有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坚定,才能超越世俗的纷扰。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对自己理想的追求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他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社会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表达了他对强大势力和社会腐败的不满。同时,他也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态度来展示他的内心世界和价值观。这首诗具有深刻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值得我们去深入理解和品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