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枝玉雪小溪滨,先得阳和一点春。
冷艳幽姿难与并,暗香疏影孰为邻。
广平不害心如铁,和靖须知句有神。
亦对寒芳动诗兴,却嫌标格太清真。
【注释】
梅花二首:这是一组咏梅的诗,诗人用精炼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梅花傲霜凌雪、幽香暗韵的风姿。
数枝玉雪小溪滨:数枝:几枝;玉雪:洁白如玉和雪;小溪:指溪涧;滨:水边。形容梅花开在清澈的小溪边上,白中泛着淡青色,晶莹洁润。
先得阳和一点春:点:点缀。阳和:暖和的阳光;春:春天的气候。指梅花先于百花开放,得到春天的温暖。
冷艳幽姿难与并,暗香疏影孰为邻:冷艳:清高艳丽;孰(shú):谁;暗香:淡淡的香气;疏影:稀疏的树影。指梅花清高的品格和高雅的风姿无人能比,只有淡淡的芳香和稀疏的树影才能与之相伴相映。
广平不害心如铁,和靖须知句有神:广平:即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大臣,著名诗人;和靖:即林逋,字君复,北宋隐士。两句意思是说:像广平公这样刚强正直的人,内心坚如钢铁,就像林和靖那样有神妙的诗句一样。
亦对寒芳动诗兴,却嫌标格太清真:也:也;寒芳:指梅花;标格:风度。指梅花虽美,但作者认为它的格调过于清淡,不符合诗人的喜好。
【赏析】
《梅花二首》,这是一组咏梅的诗,诗人用精炼的语言,生动传神地描绘了梅花傲霜凌雪、幽香暗韵的风姿。
第一首:“数枝玉雪小溪滨”,数枝:几枝;玉雪:洁白如玉和雪;小溪:指溪涧;滨:水边。形容梅花开在清澈的小溪边上,白中泛着淡青色,晶莹洁润。“先得阳和一点春”,先:首先;阳和:暖和的阳光;春:春天的气候。“先于百花开放,得到春天的温暖。”梅花是冬末早春开花的树种,所以称梅,而梅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它不畏寒霜的侵袭,昂然挺立于严寒之中,故有“傲雪”之美誉。此诗起笔写梅花生长环境的清雅秀丽。
第二首: “冷艳幽姿难与并,暗香疏影孰为邻?” 冷艳:清高艳丽;孰:谁;暗香:淡淡的香;疏影:稀薄的影子。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梅花清高的品格和高雅的风姿无人能比,只有淡淡的芳香和稀疏的树影才能与之相伴相映。“广平不害心如铁,和靖须知句有神。”广平:即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大臣,著名诗人;和靖:即林逋,字君复,北宋隐士。两句意思是说:像广平公这样刚强正直的人,内心坚如钢铁,就像林和靖那样有神妙的诗句一样。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爱梅成癖,终生未婚娶,死后二十年才由其侄开墓放花,相传他的墓前有两株腊梅,至今犹繁花似锦。“亦对寒芳动诗兴,却嫌标格太清真。”“亦对”两句是对上两句的具体化。梅花虽美,但作者认为它的格调过于清淡,不符合诗人的喜好。“标格”就是风格、品格的意思。“清真”指清新自然。此诗最后两句写赏梅感受,以反诘的语气道出自己的心迹。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林逋所作。当时正值严冬时节,林逋隐居西湖孤山,爱梅成癖,终生未婚娶,死后二十年才由其侄开墓放花。据说他的墓前有两株腊梅,至今仍盛开不绝。林逋的诗不多见,现存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七绝,描写的正是他在西湖孤山上所见到的一株美丽的梅花。开头两句写梅花生长环境的清雅秀丽,接着两句写梅花高洁脱俗的品格,最后两句抒发了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洁朴素,构思巧妙新颖。
诗的前两句写梅花生长环境的清雅秀丽。“小溪滨”,指溪涧旁。“玉雪”二字写出了梅花的纯洁、高洁。“数枝”表明梅花不是很多,而是一枝独秀。“先得”二字表明了梅花的早开。
诗后两句写梅花高洁脱俗的品格。“冷艳”一词写出了梅花清丽超逸的特点。“幽姿”一词写出了梅花超凡出众的特点。“暗香疏影”一句既写出了梅花独特的清香特点,又写出了梅花疏落有致的形态特点。“孰为邻”一句既表示自己与梅花的亲近之感,又表明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
后半首主要写自己对梅花的喜爱之情。“广平不害心如铁”是说自己具有刚正不阿、坚守信念的精神。“和靖须知句有神”是说自己具有神来之笔的写作技巧。最后两句是说自己虽然欣赏梅花的高洁品格,但却嫌弃其清高过头,缺乏人间烟火气。
这首诗写得非常巧妙,不仅把景物写得很美,更把感情写得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