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将佳节号天中,阳极阴生五自重。
角黍但能娱幼稚,彩丝那得制蛟龙。
千年沉汨英灵在,万里浮菖习俗同。
逐客有家归未得,满怀离恨寄南风。

重阳节

谁能将这美好的节日称为天中,阳气极盛之时阴气滋生。

角黍只是能让幼稚的孩子们高兴,彩丝哪能制作蛟龙?

千年的屈原英灵仍在,万里的菖蒲习俗相同。

被逐的客人有家归不得,满心离愁寄托南风。

注释: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亦称“重九节”。
谁将佳节号天中:谁能够把重阳节称为天上中的节日呢?
阳极阴生五自重: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阴气开始产生。
角黍但能娱幼稚,彩丝那得制蛟龙:角黍只是让年幼的人高兴,彩丝哪能制作成蛟龙?
千年沉汨英灵在:屈原的英灵在几千年之后依然存在。
万里浮菖习俗同:在万里之外的地方,人们仍然保持着菖蒲的习俗。
逐客有家归未得:被驱逐的客人有家不能归。
满怀离恨寄南风:满腔的离别之恨寄托在南风之中。
赏析:
这首古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诗中通过描写端午节的情景和历史人物屈原的故事,表达了对历史的怀念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诗人以“重阳节”作为开头,引出了这个节日的主题。重阳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纪念屈原的日子。屈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他因为坚持正义而被流放,最终投江自尽。诗人通过这个节日来纪念屈原的英雄事迹。

诗人描述了重阳节的景象。“谁将佳节号天中”,意思是说谁能把这个美好的节日称为天上中的节日呢?这里的疑问表达了诗人对重阳节的独特理解和感慨。“阳极阴生五自重”,意思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阴气开始产生。这句话描绘了大自然的变化过程,也象征着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诗人转向了端午节的传统食品——粽子。“角黍但能娱幼稚”,意思是角黍只是让年幼的人高兴。这里的“娱”字表达了粽子给人们带来的乐趣和欢乐。而“彩丝那得制蛟龙”,则是说彩丝怎么能够制作成蛟龙呢?这句诗表达了人们在端午节期间制作的彩丝粽,虽然形状像蛟龙,但实际上只是普通的粽子而已。

诗人又提到了历史上的人物屈原。“千年沉汨英灵在”,意思是屈原在几千年之后依然存在。这里的“沉”字表达了人们对屈原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而“万里浮菖习俗同”,则是说在万里之外的地方,人们仍然保持着菖蒲的习俗。这句诗表达了端午节的风俗传统在全国各地都得以传承和发扬。

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心境。“逐客有家归未得,满怀离恨寄南风”,意思是说被驱逐的客人有家不能归,满腔的离别之恨寄托在南风之中。这里的“怀”字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之情。整首诗通过对端午节的描写和对屈原的怀念,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也表达了对自己家人的思念之情。它让我们在品味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作者的情感世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