误国奸邪已窜诛,天扶黼座正宸居。
少康一旅时犹在,高祖三章术未疏。
必顺人心收俊杰,自应天意助耘锄。
累臣海上空回首,愿浥沧溟洗谤书。
这首诗是诗人在赦书中有感而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伏睹四月五日赦书銮舆反正中外大庆小臣有感斐然成章二首
误国奸邪已窜诛,天扶黼座正宸居。
少康一旅时犹在,高祖三章术未疏。
必顺人心收俊杰,自应天意助耘锄。
累臣海上空回首,愿浥沧溟洗谤书。
注释:
- 伏睹:看到
- 四月:农历四月初
- 五月:五月初一
- 五日:指五月初五端午节
- 赦书:皇帝的诏书,表示宽恕
- 銮舆:皇帝的车
- 反正:恢复旧秩序
- 中外:国内国外
- 大庆:大庆祝
- 小臣:小官,这里指的是诗人自己
- 斐然成章:形容诗歌写得好
- 误国奸邪:指那些误国的奸佞小人
- 窜诛:被贬谪处死
- 天扶:上天支持
- 黼座:古代帝王座位上绣着斧纹图案的坐椅
- 少康:商朝末年贤君,曾带领民众复国
- 高祖:指刘邦,汉高祖
- 三章:比喻策略高明
- 必顺人心:必须顺应民心
- 收俊杰:招纳杰出人才
- 自应:应当
- 天意:上天的旨意
- 助耘锄:帮助耕作
- 累臣:旧称对有官职的臣子
- 海上:指海中的孤岛或海外的岛屿
- 沧溟:大海
- 洗谤书:洗清诽谤之书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在赦书中有感而作,表达了他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诗中描述了皇帝的诏书使天下重新得到安宁,奸佞小人被贬斥,人民得以安居乐业。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国家的关心,希望自己能为国家做出贡献。同时,诗人也对过去的历史进行回顾,赞扬少康、高祖等人的智慧和才能。最后,诗人以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自己希望为国家洗刷诽谤的决心。整首诗充满了爱国情怀和对历史人物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