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衣隐去碧岩空,塔庙岿然海峤东。
分化何殊遽如许,赠诗多写以之中。
青山绿水年年好,明月清风处处同。
好住一方为庇荫,不须追逐泗滨翁。

【注释】

南安:今福建福州市。

定光圆应禅师:唐代著名高僧,俗姓何,名智通,泉州南安人。初为沙弥,后入天台山学道,参礼华严三祖,得其法要。曾住持南岳寺,又至杭州灵隐寺、天台山国清寺等地。公元741年(开元九年),在福州鼓山定光寺开坛讲经,弟子众多。唐玄宗诏赐号“定光”。他精研禅律,著有《定慧录》、《四分律疏》等。公元750年(天宝九载)圆寂。谥号“圆应禅师”。

碧岩:指定光圆应禅师住持的鼓山定光寺。

塔庙:指鼓山定光寺中的佛塔和寺庙。

分化:禅宗谓众生皆有佛性,但因迷于五欲六尘,不能证悟,所以须以教化引导。

泗滨翁:指苏轼。《宋史》卷四百二十有二列传第九十二《苏轼传》:“苏轼字子瞻、东坡,眉州眉山人,苏洵长子也……元丰二年,以作诗得罪,责监徐州沭水州酒……徙知湖州。”

庇荫:遮蔽庇护的意思。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定光圆应禅师的诗作。首句“白衣隐去碧岩空”,赞美了禅师的出家生活;二句“塔庙岿然海峤东”赞扬了禅师的修行成就;三四句“分化何殊遽如许,赠诗多写以之中”表达了对禅师教化众生的崇敬之情;最后两句“清风明月长相伴,好住一方为庇荫”表达了对禅师功德无量的敬仰之情。全诗语言平易流畅,感情真挚热烈,是一篇颂扬禅宗大师的好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