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峤经行万屈盘,北归今始到南安。
满山泉石有古意,十里松筠生昼寒。
颇厌病身游梦境,欲将馀日付岩端。
定光古佛今犹在,请问此光何处观。

【注释】

岭峤:岭山。指南安境内的崇山峻岭。

经行:步行。

万屈:极多曲折。

圆应禅师:定光寺和尚,唐末人。

二首:指《谒定光圆应禅师》和《谒定光圆应禅师二首》。

赏析:

这是诗人第二次谒见定光圆应禅师,作诗表达他的崇敬之情。

第一首写他初至南安时所见的景色;第二首则写他在定光寺中的所见所感。

“岭峤经行万屈盘,北归今始到南安。”

“岭峤经行”点明是去谒定光圆应禅师,而此山又非彼山;“万屈盘”,形容山路曲折,回环盘曲如万弯新月。“北归今始到南安”一句,说明自己此次来南安,还是第一次,因而感到新鲜、高兴。

“满山泉石有古意,十里松筠生昼寒。”

这两句描绘了南安的山川景色。山中泉水潺潺,石头嶙峋,松竹青翠,山风吹拂,松涛阵阵,使人觉得好像回到了远古时代,充满古朴幽雅的气氛。“生昼寒”三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松林在阳光照耀下,犹如披上了一层薄纱,显得格外清幽秀丽,令人陶醉。

“颇厌病身游梦境,欲将馀日付岩端。”

“颇厌病身游梦境”一句,表明诗人身体欠佳,只能以游历山水的方式来排遣心中的郁闷。“欲将馀日付岩端”,则是说希望在定光寺里度过一些日子。这两句表达了他对定光圆应禅师的仰慕之情以及在此游览的愉悦心情。

“定光古佛今犹在,请问此光何处观?”

这两句是诗人对定光圆应禅师的询问。他问道:“定光古佛现在还在吗?请问您是怎样修行的?”

这首诗通过描绘南安的山山水水以及自己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对定光圆应禅师的崇敬之情,同时也展示了他对自然风光的喜爱。同时,诗人通过这次谒见,也进一步加深了自己对佛教文化的理解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