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庵雄踞妙高峰,孤秀巉然万境通。
不见德云空住处,却须相遇别峰中。

《灌溪三咏·其一》是宋代诗人李纲的作品,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灌溪的自然美景和道人卓锡使泉飞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之情。

下面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1. 结庵雄踞妙高峰:这里描述了一个道人建在妙高峰的庵堂,其气势雄伟,占据了整个山峰。“雄踞”一词强调了庵堂的威严与壮观。
  2. 孤秀巉然万境通:道庵虽高耸而孤立,但其峭拔挺拔的姿态使得周围的环境都与之相通。这里的“万境通”意味着道庵与四周景色完美融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景线。“孤秀巉然”则形容道庵的独立与高挑,给人一种超然脱俗的感觉。
  3. 不见德云空住处:诗人提到德云(可能是指某种神或仙),它原本应存在于高处的道庵之中,但如今却难以寻觅。这种描述既体现了道教中的仙境意象,也暗示了现实中的人间烟火与理想世界的反差。“空住处”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虚无缥缈之感,让人产生无尽的遐想。
  4. 却须相遇别峰中:尽管德云难以寻觅,但人们仍然可以在其他山峰中找到与之相遇的机会。这句诗表达了虽然追求仙境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但在现实中却需要脚踏实地地去探索与体验。这里的“相遇”不仅指物理上的相遇,更是一种心灵上的交流与碰撞。

李纲的这首《灌溪三咏·其一》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灌溪的山水风光和道人卓锡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谐之美的赞美。通过对诗句的理解与赏析,可以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