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默当时俱是智,可言而默亦非真。
君看王导虽贤者,不语犹能杀伯仁。
我们将逐句翻译这首诗,以保持与注释的对应关系:
- 译文: 言语与沉默在当时都是智慧,但可以说话却沉默也不是真正的智慧。
- 解释:此句说明在特定情境下,言语和沉默都可以被视为智慧的表现,但单纯的沉默并不能完全代表真正的智慧。
- 译文: 你看王导虽是贤者,不说话也能杀人。
- 解释:这里通过王导的例子来说明即使是贤者也可能选择不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情感,而是采用其他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见。
接下来是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并加上必要的关键词注释:
陈几叟以了翁所作默堂箴见示且求余言拾其遗意作四绝句
- 译文: 言默当时俱是智,可言而默亦非真。
- 解释:在特定的情境下,言语和沉默都体现了智慧,但仅仅因为可以说话,并不等同于真正具备智慧。
- 译文: 君看王导虽贤者,不语犹能杀伯仁。
- 解释:通过王导的例子,说明即使是贤者也可能有选择沉默的情况,这种沉默同样能够产生深远的影响。
赏析: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深刻的哲学思考。作者通过对比“言默”和“无言”,探讨了言语与沉默在智慧表现中的作用及其局限性。诗中提到的“王导”,一个典型的贤者形象,他的沉默可能是出于深思熟虑后的策略选择,而非简单的无言。这样的描写不仅展示了智慧的多样性,也强调了在某些情况下,沉默也是一种重要的智慧形式。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了复杂的哲理,展示了古代文人对语言、沉默和智慧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