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武夷三尺雪,岩壑无声闻竹折。
云峰烟岫望都迷,玉树瑶林寒更发。
山中道士毛骨奇,劝我留宿山前斋。
轻装冒雪非得已,仙赏更待他年来。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

①“宿栖真馆夜雪大作诘旦遂行”:晚上住在栖真馆,下了很大的夜雪。第二天天明就出发了。宿栖真馆:晚上留宿栖真馆(指山中)。诘旦:清晨。遂行:就出发了。

②“一夜武夷三尺雪,岩壑无声闻竹折。云峰烟岫望都迷,玉树瑶林寒更发。”:一夜之间武夷山的积雪有三尺厚,山岩峡谷一片寂静,只能听见风雪刮过竹林发出的声音。云峰和烟岫在望处迷蒙不清,玉树瑶林也更加寒冷了。

③“山中道士毛骨奇,劝我留宿山前斋。轻装冒雪非得已,仙赏更待他年来。”:山中道士形容自己骨骼清奇,劝说作者留下来住宿山前的草舍。作者轻装冒雪是因为不得已,仙山美景还要等到他日再来欣赏。

【答案】

这首诗是写诗人夜宿武夷山栖真馆,翌晨雪霁即行。首二句写武夷山的雪景;后二句写武夷山的雪后景。

译文:

夜里武夷山上的积雪有三尺厚,山岩峡谷一片寂静,只能听见风雪刮过竹林发出的声音。云峰和烟岫在望处迷蒙不清,玉树瑶林也更加寒冷了。

山中道士形容自己骨骼清奇,劝说作者留下来住宿山前的草舍。作者轻装冒雪是因为不得已,仙山美景还要等到他日再来欣赏。

赏析:

此诗为纪游诗。诗中描绘了武夷九曲溪的山水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武夷胜境的向往之情。

首联“一夜武夷三尺雪,岩壑无声闻竹折”,写武夷山的雪景。诗人以“尺”来形容武夷山的积雪之多,可见其厚重之态。而“岩壑无声”则写出了武夷山的静谧之美,只有风吹动着竹林,才发出声音。

颔联“云峰烟岫望都迷,玉树瑶林寒更发”,写武夷山的雪后景。诗人运用比喻和拟人手法,将云雾缭绕的山峰、烟雾弥漫的山谷比作“云峰烟岫”,将苍翠的林木比作“玉树瑶林”。同时,“望都迷”既写出了山峰的雄伟壮观,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迷茫和感慨。而“寒更发”,则是说山林在寒冷的天气中更加生机勃勃。

颈联“山中道士毛骨奇,劝我留宿山前斋”,写山中道士的外貌和语言。诗人通过描写道士的“毛骨奇”(身体健壮,骨骼奇特),表达了他对道士的喜爱之情。同时,他也被道士的言语所打动,于是决定留下来住下来。

尾联“轻装冒雪非得已,仙赏更待他年来”,写诗人对武夷胜境的向往和期待。诗人虽然轻装上阵,冒雪前行,但这是迫不得己的选择。他希望有一天能够再次来到武夷,欣赏那仙境般的美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