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纷吏事何时已,随扫随生畏首尾。
那知动静不相关,安用杜门并洗耳。
曾侯作轩治丞事,雁鹜成行亦衣紫。
偷闲扫溉哦其间,壁记当须倩韩子。
榜之吏隐名者谁,梁溪拙翁前柱史。
萧然一室自可人,况有明窗兼净几。
隐中涵养得佳趣,致远自应从兄起。
王良伯乐世岂无,騕袅骅骝日千里。

【注释】吏:官。扫:清理。首尾:前后,指事情的开头与结尾。那知:岂知,难道。动静不相关:动和静不相联系。杜门:闭门不出。洗耳:比喻隐居。曾侯:曾参,字子舆,春秋时期鲁国大夫。轩:高车。雁鹜(wù):雁鸟和野鸭,此处泛指官吏。衣紫:穿紫色官服,喻显贵。韩子:即韩愈,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榜之:写上。梁溪:地名,今江苏无锡县西南。拙翁:作者自谦之称。柱史:古代官名,负责书写记录。萧然:清静的样子。佳趣:美好情趣。致远:长远的打算或远大的志向。起:成就。王良伯乐:古代善于驾车的人,这里借以比喻有才能的人。騕袅(niǎo nǎo):骏马。騕(huò),骏马名。骅骝(huá qiú):骏马名。

【赏析】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以隐士自比,抒发出对仕途的不屑一顾。

全诗可分为四层:

第一层(前八句)为第一层,写自己不愿做官的志趣,并借曾侯作轩治丞事、雁鹜成行亦衣紫之事来反衬自己不愿做官的志趣。

第二层(后六句)为第二层,写自己闲适的生活情趣。

第三层(七至十句)为第三层,写自己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情怀。

第四层(十一至十二句)为第四层,写自己有远大的抱负,要像王良伯乐那样驰骋于天下,建功立业。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归里隐居后所作,反映了他淡泊功名,不慕富贵,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