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假合初不真,筋脉缠络相依因。
□□□□类芭蕉,须叟变灭如浮云。
风寒暑湿起众疾,痛楚展转劳吟呻。
医工对治巧用药,分别佐使甘酸辛。
须知病者谁受病,其中必有不病人。
于斯荐取自调伏,沈疴消散如埃尘。
本来面目只一体,安用更分精与神。
欲识其中不病者,即是毗卢清净身。

【注释】

①四大:佛教指地、水、火、风。假合:假相,假象,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②筋脉:中医用语,指经络。缠络:缠绕。依因:依赖关系。③□□□□:形容芭蕉叶的形态,也指人的皮肤。④须叟变灭:形容疾病变化无常,如晨雾般消失。⑤医工:中医医生。对治:治疗。佐使:中药配方中的两种药物相互配合,共同治疗一种病。甘酸辛:四种味道的药物。分别:分开使用。⑥不病人:没有病的人。⑦荐取:推荐,选取。调伏:调和身体,使恢复正常。⑧毗卢清净身:即菩提心,佛家用语,指达到佛境界的心性。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中医治病方法的诗,以“四大假合初不真,筋脉缠络相依因”开篇,描绘了人体表面的皮肤、肌肉等组织,这些组织相互缠绕,形成复杂的结构。接着,诗人又通过“□□囬□□□”等词句,进一步描绘了人体内部的各种器官和组织,形成了一幅生动而详细的人体解剖图。

在诗的中段,诗人通过对疾病的描述,展现了中医治疗疾病的方法。他用“风寒暑湿起众疾,痛楚展转劳吟呻”等词句,描述了各种疾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同时也表达了中医治疗疾病的理念和方法。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转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用“须知病者谁受病,其中必有不病人”等词句,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疾病和困难,但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生病或者遭受痛苦。同时,他也强调了内心平静和精神自由的重要性,认为这是达到佛境界的关键。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了,寓意深远。它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医学的辉煌成就,也传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