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但孤坐,悄然无世喧。
菊花殊未开,始知气候偏。
开轩寓远目,相对惟青山。
昏鸦已接翅,独鹤何时还。
且尽杯中物,此外无足言。

《和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是唐代诗人李白的诗作。此诗是作者晚年隐居在当涂(今属安徽省)玉屏山时所作,借陶潜之口,抒写了他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赏析:

  1. 九日但孤坐,悄然无世喧。
    译文:九月九日独自一人坐着,寂静无声没有世俗的人声喧闹。
    注释:九日指的是重阳节,古人有登高饮宴的习俗。”悄然”意指寂静无声,”无世喧”则表示没有世俗的喧闹。
    赏析:首句点题,表明了诗人此时独坐的状态,与世隔绝,远离尘嚣。同时,也暗示了他对于世俗喧嚣的厌倦和向往。

  2. 菊花殊未开,始知气候偏。
    译文:菊花还没有开,才知道天气有些偏凉。
    注释:这里的”气候”指的是季节的变化,”偏”是指不一般或不正常。
    赏析:第二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景色的感受,通过比较发现菊花还未盛开,由此感受到秋天的气候比往年更为凉爽。这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和观察力。

  3. 开轩寓远目,相对惟青山。
    译文:打开窗户来远眺,只有青山与我相对。
    注释:”轩”指的是窗户或门户,”寓”意为寄托;”远目”即远望,”唯”是只有的意思。
    赏析:第三句描绘了诗人打开窗户,眺望远方的画面。”惟青山”则突出了诗人视野中的青山,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自然的热爱。

  4. 昏鸦已接翅,独鹤何时还。
    译文:黄昏的乌鸦已经展开翅膀,独行的仙鹤何时才能归来?
    注释:”接翅”指展翅飞翔,”何时还”询问的是时间问题。
    赏析: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孤独生活的无奈和期盼,黄昏时分的乌鸦和仙鹤成为了他孤独生活中的象征。

  5. 且尽杯中物,此外无足言。
    译文:暂且畅饮杯中美酒,其他都不值得一提。
    注释:”杯中物”指美酒,”足言”意味着值得一说。
    赏析:最后两句诗反映了诗人的生活态度,他选择在饮酒中寻求心灵的慰藉,认为除了酒之外,没有什么是真正重要的。这是一种对世俗名利看淡的心态,也是对自己生活的一种超然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