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涉异域求金仙,岂知不离方寸间。
此门悟入真捷径,安用困苦栖穷山。
凭君试灼一炷艾,能已千疴宁四大。
病根若悟本来空,是则名为观自在。
平生见尽学道人,舍妄求真不识真。
指端明月休错认,衣里宝珠元不贫。
巍巍荡荡如山阜,长与君俱君见否。
仁者自生分别心,断际何尝有前后。
这首诗是一首禅诗,以佛家语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修行的看法和态度。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往复诗多用佛语再次前韵示仲辅
远涉异域求金仙,岂知不离方寸间。
此门悟入真捷径,安用困苦栖穷山。
凭君试灼一炷艾,能已千疴宁四大。
病根若悟本来空,是则名为观自在。
平生见尽学道人,舍妄求真不识真。
指端明月休错认,衣里宝珠元不贫。
巍巍荡荡如山阜,长与君俱君见否。
仁者自生分别心,断际何尝有前后。
注释:这首诗通过佛教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修行的看法。他认为修行并不是远离世俗,而是要在方寸之间领悟佛法。他建议人们不要在困苦中修行,而应该寻找真正的捷径。他还说,如果能够明白病根的本质,就能够达到“观自在”的境界。他认为修行者不应该被世俗所迷惑,要有自己的判断力。最后,他祝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他的教诲。
赏析:这是一首表达作者对于修行看法的诗歌。他用佛教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为修行不是远离世俗,而是在方寸之间领悟佛法。他劝诫人们不要在困苦中修行,而应该寻找真正的捷径。他还认为如果能够明白病根的本质,就能够达到“观自在”的境界。他认为修行者不应该被世俗所迷惑,要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力。最后,他祝愿读者能够理解并接受他的教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