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昔居梁溪,梦断长安陌。
倒冠与落佩,志气良自适。
花前饮春朝,月下舞秋夕。
自从丧乱来,光景驹过隙。
无复旧情怀,扰扰为物役。
寤寐忧他人,自麻初不绩。
长啸休去来,劳生亦何益。
【注释】
梁溪:地名,在今江苏扬州。长安陌:指京城长安,诗人自注:“予自吴中归,至京口,见故人。”梦断长安陌:梦见自己回到家乡。
倒冠与落佩,志气良自适:把帽子和佩饰都丢掉了,心情自然很舒畅。
花前饮春朝,月下舞秋夕。自从丧乱来:自从国家动乱以来。
丧乱:指安禄山、史思明叛乱。光景驹过隙:时光像流星一样飞驰而过。
扰扰:心烦意乱的样子。为物役:被外物所役使。
长啸休去来:长叹一声,表示对过去生活的后悔。劳生亦何益:徒然劳累于尘世生活又有什么益处呢?
【译文】
我当年住在江边,梦魂却飞越到长安的陌路。
脱下帽冠和佩带,我的心情才真正感到舒适。
春天里在花间饮酒,秋天里在月下起舞。
自从战乱以来,时间如箭一般地逝去。
不再有旧时的情怀,只是忧心忡忡地去应付事物。
日夜忧虑别人的事情,连自己的麻线也未曾搓好。
长啸一声告别这纷扰的生活,徒劳无益地操劳人生又有何益?
【赏析】
这是一首抒写归隐田园之乐的七绝诗。诗的前六句写诗人从长安返回故乡后,摆脱世俗的羁绊,过上了一种清静闲适的田园生活。“花前”“月下”,点明归园后的生活环境;“饮”与“舞”,则写出了在田园生活中的乐趣。诗人用“梦断”两字概括了自己从官场回归田园生活的心理感受,表达了一种悠然自得、超脱尘世的人生境界。
随着时间的流逝,诗人的内心世界并没有因此得到宁静。相反,他发现,自从战乱以来,岁月如同流星般飞逝。这种感慨,既是对现实的一种无奈的叹息,又是对人生无常的一种深沉的慨叹。这种感叹,既体现了诗人对和平安宁生活的渴望,也反映了他在乱世中的无奈与彷徨。
最后四句,诗人以“长啸一声告别这纷繁扰攘的生活”作结,表达了他对过去生活的追忆和留恋。同时,他也以“劳生亦何益”一句,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他认为,尽管人们忙碌于尘世间的种种事务,却无法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快乐。这样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他决定放下一切烦恼,去享受那一份宁静与自由的生活。
这首诗是一首抒发诗人内心情感的佳作,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他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