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信偶尔,好谋徒自穷。
前功竟何在,百战漫争雄。
昧者甘守拙,高人成悟空。
不如来饮酒,听唱小桃红。
【注释】
晦: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这里指十月三十日。舍弟:兄弟中的弟弟。汉臣:作者的朋友张汉臣。
【译文】
十月三十日我到舍弟庭玉的住处,见他们正在下棋激战,过了一会又去,发现已经散了,棋盘还在,窗户也空寂无人。于是写下三首诗呈给张汉臣。
得失信偶尔,好谋徒自穷。
前功竟何在,百战漫争雄。
昧者甘守拙,高人成悟空。
不如来饮酒,听唱小桃红。
赏析:
这首诗是诗人于十月三十日游山时所作。全诗共分三首。前三联写景,末联抒发感想。第一首写友人下棋激战的情景和自己的感慨。第四首写朋友的失意,自己的喜悦和解脱感。第三首写自己对棋艺的理解。全诗以“棋战”为题,既写了友人下棋的情景,也反映了诗人自身的感受。
第一首:“十月晦过舍弟庭玉处见诸人棋战方酣”,点明游山时间及地点。“晦”即农历月晦,即月末。“十月晦过舍弟庭玉处”表明诗人与张庭玉约好同游山中,而“见诸人棋战方酣”则说明两人已到山中,正与张庭玉等下棋。“方酣”二字表现了下棋之人兴致勃勃、情绪热烈。
第二首:“顷之复过集者皆散独枰犹在窗户阒然因成三篇呈子常”,点明下一轮棋局结束时间。“顷之”意为不久,说明下一轮棋局很快就要开始,但其他的人都已散去。“独枰犹在”则表现了只有张庭玉还在那里下棋。“窗户阒然”形容房间寂静无声无息。“因成三篇呈子常”则表明诗人因观棋作诗而写下了这三首诗。“子常”是作者朋友张汉臣的字。张汉臣是宋代著名词人,也是一位棋艺超群的高手。
第三首:“得失信偶尔,好谋徒自穷”,“得信”指得到信任,“失信”则是失去了信任。“好谋”即善于谋略。“徒自穷”则是白白地使自己陷入困境。这两句表明,虽然张庭玉等人善于谋略,但最终却一无所获;他们虽然得到了信任,但却陷入了困境。
第四首:“前功竟何在,百战漫争雄”。这两句表明,张庭玉等人虽然经过多次战斗(即多次下棋),但最终还是一无所获;他们虽然曾经取得过胜利,但最终还是没有成功。“百战漫争雄”则表现了他们的无奈和挫败感。
第五首:“昧者甘守拙,高人成悟空”,“昧者”即愚昧的人,“智者”即聪明的人。“甘守拙”是指愚蠢的人喜欢坚持自己的错误做法,不肯放弃,即使这样做没有效果或不会带来好处也要坚持到底。“成悟空”则是聪明的人能够看清问题的本质,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问题。这两句表明,只有聪明的人才能真正地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正;而愚蠢的人则会一直坚持错误的做法,甚至会因此而失败。
第六首:“不如来饮酒,听唱小桃红”,表达了诗人想要摆脱烦恼的心情。这里的“酒”象征着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可以让人暂时忘却烦恼和忧愁。而“小桃红”则是一种美丽的花卉名称,常常被用来表达美好的情感。这两句表明,诗人希望与朋友一起饮酒赏花,以此来放松心情并忘掉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