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野浩空阔,危甍兀岧峣。
腊尽风日好,春回冰雪消。
朱弦试挥手,度响何翛翛。
此意复谁共,古人今寂寥。
眷彼泽中鸿,欻起如回飙。
悠然薄天末,去去不可招。
愧无双羽翰,万里同飘飖。
人生本萧散,知虑劳煎烧。
恈恈觇声利,伛偻随纷嚣。
安知出世间,造适皆逍遥。
帝乡果何在,久愿追松乔。
行歌归去来,五斗空折腰。
【注释】
1.飞鸿:即大雁。亭:古时为游人休息、眺望之所。平野:广阔的田野。浩:广大无边。
2.危甍:高耸的屋脊。岧峣(yáo yáo):高峻。
3.腊尽风日好:指冬尽春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腊尽,农历十二月结束;风日好,风和日丽。
4.冰雪消:冰融化了,雪消融了。
5.朱弦:红色的琴瑟。试挥手:试着挥动琴弦。度响:弹奏乐声。何翛翛(xiāoxiāoxiā):音调飘洒,清扬而高远。
6.此意复谁共:这种情怀又与谁共同呢?古人今寂寥:如今古人都寂寞地离去了。
7.眷彼泽中鸿:思念那飞翔在湖泊之上的大雁。泽:水边。
8.欻起如回飙:忽然飞起,像旋风一样。
9.悠然:闲适的样子。薄:迫近、接近。天末:天空尽头。去去不可招:远远的,无法召唤回来。
10.愧无双羽翰:惭愧自己没有翅膀。双羽,两翅之意。翰,笔的意思。比喻自己的才能或抱负远不及鸿雁。
11.萧散:闲逸不羁。知虑:知识、智慧。劳煎烧(zhào xiāo):烦恼、忧虑。
12.恈恈(zōu zōu)觇:窥视、偷看。声利:名利。伛偻(yǔ lǚ):曲背弯腰。随,随着。纷嚣:喧闹。
13.安知(ān zhī):哪里懂得。出世间:超脱尘世之外。造适:得其所宜,逍遥自得。
14.帝乡:天上的仙境,神话中的神仙所居之地。果:实在、确然。久愿:长久以来的心愿。追:追求。松乔:《庄子·逍遥游》中仙人列子乘风飞行,到达蓬莱山,见到神人,于是辞别。后遂以松乔为长寿之代称。
15.行歌归去来:行走歌唱,归隐田园。去来:往还。五斗:五斗米,古代一种量器,一斗为十升。空折腰:白白地弯下腰作揖致礼。
【赏析】
《飞鸿亭》,写于唐宪宗元和七年(公元八零二年)作者任江州司马时所作。《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此诗,题为《秋夜寄怀》。据《太平广记》所引李肇《国史补》云:“李公垂有诗曰:‘飞鸿明主图南服’。”可知“飞鸿”是借喻朝廷,诗人对当时朝政的不满,已从诗句中透露出来。《飞鸿亭》就是一首政治抒情诗。
首联描写亭子所在的环境,表现诗人对飞鸿的喜爱之情。上句点明亭子所在的位置,下旬描绘亭周围开阔无际的景色,渲染出一片空旷的境界,为下文抒发自己的怀抱作了铺垫。
颔联写亭子周围的自然景物,衬托出诗人的旷达胸襟,也暗含诗人对朝廷失政的不满情绪。
颈联写诗人弹琴抒怀,抒发自己的情怀和抱负。上句写诗人弹奏琴曲的情景,下句写诗人弹琴的音调,形象地写出了琴声的高远悠扬。
尾联写诗人感叹人生短暂,不如飞鸿那样自由自在,表达了诗人的愤懑之情。
全诗通过飞鸿的形象,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黑暗社会现实的不满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