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间小儿杖驱雀,雀飞上枝不敢落,绕树咒骂语声恶。
三时耕锄一时穫,老牛力尽石田薄。五龙作嗔风吐雹,赤乌烧云龙见逐。
南村卖桑北村熟,狐尾毵毵穗齐屋。县门大书催赋粟,南关飞挽夜摩毂。
扫舂缚箕十指秃。一米未炊汝先啄,直须杀汝偿我腹。
田父坐语儿,雀不暴人人亦饥。但令家雀千群饱,莫使征西战马肥。

驱雀行

田间小儿杖驱雀,雀飞上枝不敢落,绕树咒骂语声恶。

译文:田间的小孩用竹杖驱赶雀儿,雀儿飞到树上不敢落下,围着树干咒骂声音恶。

注释:竹杖:一种用竹子做的手杖。驱雀:赶走雀儿。语声恶:发出的声音很恶劣。

赏析: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生活的画面。诗中通过小孩驱赶雀儿的场景,展现了农村生活的宁静与和谐。同时,也反映了农村生活的艰辛与不易。

三时耕锄一时穫,老牛力尽石田薄。

译文:三个季节辛勤耕作一个收获,老牛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田地却依然贫瘠。

注释:三时:指一年的三个季节,即春、夏、秋。耕锄:耕种。时穫:一个收获。石田:贫瘠的土地。薄:少,缺乏。

赏析:诗人通过描绘农民辛勤劳动的情景,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不畏艰辛的深深敬意。同时也揭示了农民生活的困苦,以及土地贫瘠带来的生活压力。

五龙作嗔风吐雹,赤乌烧云龙见逐。

译文:乌云翻滚,仿佛五条龙怒发冲冠,狂风怒号,暴雨如注;赤色的云彩燃烧着天空,仿佛龙被逐出家门。

注释:五龙作嗔:形容乌云翻滚的样子,如同五条愤怒的龙在天空中怒吼。赤乌烧云:形容赤色的云彩燃烧着天空。龙见逐:比喻龙被驱逐出门,象征着暴风雨即将来临。

赏析:这首诗通过描绘天气变化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农民在自然灾害面前所面临的艰难困苦。

南村卖桑北村熟,狐尾毵毵穗齐屋。

译文:南方的村庄里,桑叶已经成熟,可以出售;而北方的村庄里,桑叶还是嫩绿色的,还没有熟透。

注释:南村:南方的村庄。卖桑叶:出售蚕丝。北村:北方的村庄。熟:指的是成熟的桑叶。狐尾毵毵:形容桑叶的茂盛。齐屋:覆盖屋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南北村庄之间的差异,反映了不同地区农业生产的差异和农民的生活状况。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农民辛勤劳作、不易致富的深深同情。

县门大书催赋粟,南关飞挽夜摩毂。

译文:县政府门前的大牌子上写着催缴粮食的命令,而南边的关口,人们骑着马来回奔波,日夜不停。

注释:县门:指县政府的门口。大书:指官府发布的公告或命令。催赋粟:要求缴纳粮食。南关:指南面的关口。飞挽:骑马奔驰。夜摩毂:夜晚骑着马来回奔跑。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农民们为了缴纳赋税而忙碌奔波的情景,反映了封建社会农民的苦难生活和他们为国家贡献的努力。

扫舂缚箕十指秃,一米未炊汝先啄,直须杀汝偿我腹。

译文:清扫谷物、舂米、捆扎谷穗,十个手指都磨损得没有了皮毛;等到米还没有煮熟,你就先啄食起来,非得杀了你用来赔偿我的肚子不可。

注释:扫舂:清扫谷物和舂米。缚箕:用箕子(一种工具)来捆绑谷穗。十指秃:十个手指都被磨损得没有了皮毛。一米未炊汝先啄:等米还没有煮熟,你就先啄食起来,显得非常贪婪。直须:非得要。杀汝偿我腹:非要把你也杀掉来赔偿我的肚子不可。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农民们为生计而辛勤劳作的情景,同时也反映了他们的辛苦生活和无奈。诗中的“汝”代指自己,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辛苦劳作的同情和理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