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川三月水东流,秀出江南二十州。
红旆使君今日去,白衣举子昔年游。
海潮赋就藏书府,竞渡诗成在郡楼。
国史待修循吏传,政声早晚达凝旒。
【注释】
何水部:指何昌言,唐人。蒙:指李蒙,唐代诗人。出牧宜阳:出京到宜阳县当县官。
【译文】
三月宜川江水东流去,秀美景色胜过江南二十州。
红旌旗招展是使君出行日,白衣举子曾是当年游。
海潮赋在藏书府里完成,竞渡诗在郡楼里写出。
国史需要修撰循吏传,政声早晚传到皇上耳。
【赏析】
《送何水部赴宜阳》,这是一首送别诗,是作者送友人去宜阳做县官而作。全诗以“宜阳”为题,写宜阳的山川胜景,表达对友人的勉励之意。
诗中第一句写宜阳的山水,第二、三两句写宜阳的人文景观和历史传说。“宜阳”是今河南省宜阳县,位于洛阳市西南。这里地势高峻,水源丰富,风景优美,是游览胜地。第三句用典,南朝宋时,王献之曾在这里建别墅,与谢灵运同游赏,并作诗《入若耶溪》和《登若耶谿》。后来杜甫也来到此地,写下了著名的《望岳》一诗。这首诗中的“秀出”,就是从《登幽州台歌》的“前不见古人”中化来。第四句点明此行的目的,第五、六句则写宜阳的历史和文化。“海潮赋”是指东汉班固所作的《两都赋》;“竞渡诗”是指南朝梁吴均所作的《竞渡赋》。这两篇赋文都是描写水乡景色的名篇大赋,但此二赋却都是借水抒情之作。
最后一句是说宜阳有深厚的文化积淀,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希望何水部能够发扬光大,让后人传诵。
这首诗是送别诗,也是咏怀诗。诗人通过送别友人,表达了自己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同时也抒发了自己壮志未酬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