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声凛凛慑乌蛮,舟引旌旗略万山。
白帝城头风日好,永安门外水云闲。
功名可致身为重,富贵相寻发未班。
千古江濆卧龙在,请公携酒数开颜。
【注释】
梁漕帅夔:指梁州(今属陕西汉中一带)的长官。梁,泛指四川一带。
先声凛凛慑乌蛮:先发制人,威震敌人。
舟引旌旗略万山:船载着旌旗,越过万重山岭。引,通“扬起”。略,超越。
白帝城头风日好,永安门外水云闲:白帝城在今重庆奉节县东,地势险要,长江流经其间。永安门外是重庆市区的一部分,风景优美。
功名可致身为重:功业、名声可以建立,个人的地位才显得重要。
富贵相寻发未班:富贵时人们追逐你,你的官职还未必高。
江濆卧龙在:长江岸边隐居的诸葛亮,指诸葛亮。江,指江边。
请公携酒数开颜:请你带上美酒与我畅饮,使我开颜欢笑。请,敬辞,请求。
【赏析】
此诗作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李白在长安送别时任梁州都督府长史(相当于地方长官)的岑参。岑参是李白很要好的朋友,两人经常在一起游历,相互唱和,这次分别,李白写下了这首诗作为纪念。全诗表达了作者送别友人时的心情,充满了豪情壮志以及对友人前程的美好祝愿。
第一首写梁州都督府长史岑参的威名。岑参在任期间,以“威名凛凛”而著称。这两句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岑参比作风神凛然的将领。诗人对之充满敬意,称赞其威名足以使乌蛮畏惧。乌蛮即古代西南少数民族的统称。诗人以“舟”、“旌旗”等物为喻,写出了岑参威武雄健的形象,同时也表现出自己送行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第二首写离别后岑参乘舟远去的情景。“舟”、“旌”、“略”三字,形象地表现了江上景色的变化。随着江面的逐渐开阔,山势也渐渐变得平缓,视野也逐渐开朗起来。诗人由江上景色的变化联想到友人前途的顺利发展。这两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又表现出自己对友人的一片殷切期望。
第三首是赠别诗,诗人希望友人在今后的日子里能够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抱负。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功名成就之后才能使自己真正得到尊重,而一旦有了富贵之权,那些追随的人也就纷纷而来,使得你的官职地位更加显赫。
第四首是劝勉友人的话。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江边的山水间寻找到自己,就像历史上的诸葛亮一样。诗人以“江濆卧龙在”来表达自己对友人的期望。最后一句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希望他能带着美酒与自己一同欢乐开怀。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深的祝福和期望,充满了豪气和乐观精神。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