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家友堂翁,砚影双鬓寒。
刻志钻书史,篝灯照夜阑。
学术三代上,文章两汉间。
胸次秋沆瀣,词吐玉琅玕。
冤哉命压头,那复博一官。
二埙策科第,亦不到金銮。
友堂纷遗稿,几成汲冢残。
江东兵燹馀,白璧喜重完。
会当乞鸿笔,清名期不刊。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陈师道所作,表达了他对学术和文学的热爱以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读:
- 吾家友堂翁,砚影双鬓寒。
【译文】:我家中有一位老友,他的头发已斑白,但依然坚持学习。
【注释】:堂翁:对家中长辈的尊称,表示敬意。砚影双鬓寒:形容老人虽然已经年迈,但仍然勤学不辍,用砚台作镜子,映出了自己的双鬓已经花白。
- 刻志钻书史,篝灯照夜阑。
【译文】:他立志钻研书籍,点着蜡烛直到深夜。
【注释】:刻志:有坚定的意志,刻苦地钻研学问,以达成自己的目标。书史:指古代的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篝灯:点燃火把或蜡烛照明。照夜阑:直到天黑才睡,形容勤奋学习到很晚。
- 学术三代上,文章两汉间。
【译文】:他的学识渊博,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他的文采斐然,可以与西汉的司马迁、东汉的班固相媲美。
【注释】:三代:指夏商周三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三个封建王朝。两汉:指西汉和东汉,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文章:指文学创作,包括诗歌、散文等文学作品。
- 胸次秋沆瀣,词吐玉琅玕。
【译文】:他的内心充满了清澈的智慧和高洁的品质,他的言辞如同美玉般晶莹剔透。
【注释】:胸次:指胸怀、内心。秋沆瀣:秋天的清泉,比喻人的高尚品质。词吐玉琅玕:形容言辞优美,如同美玉一般珍贵。
- 冤哉命压头,那复博一官。
【译文】:但他的命运却如此不幸,他甚至无法获得一官半职。
【注释】:冤哉:多么冤枉啊。压头:压在头上,比喻命运不公。博一官:获得一官半职。
- 二埙策科第,亦不到金銮。
【译文】:他的科举成绩并不理想,甚至没有考中进士,更不用说进入朝廷了。
【注释】:埙(xūn)策科第:指科举考试中未能取得进士及第的资格。二埙:两次落榜。科第:科举考试中取得的功名。金銮:指朝廷,皇宫。
- 友堂纷遗稿,几成汲冢残。
【译文】:家中的老友留下了很多未发表的著作,这些成果几乎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注释】:友堂:指家中的老友,堂是指长辈的住所或家族中的公共空间。遗稿:未完成的手稿或未发表的文章。汲冢:传说古代有一座藏书之墓,名叫“汲冢”,后人将这里借指古代的书籍或文献。
- 江东兵燹馀,白璧喜重完。
【译文】:家乡因为战乱而遭受破坏,如今和平安宁,人们欣喜地发现珍贵的文物如白璧一样完好无损。
【注释】:江东:指长江下游的江苏、浙江一带。兵燹:指战乱。馀:剩余。白璧:古代用白玉制成的佩玉,比喻珍贵的文物。
- 会当乞鸿笔,清名期不刊。
【译文】:我渴望得到一支像鸿雁一样有力的大笔,希望能够留下不朽的名声。
【注释】:会当:一定会。乞鸿笔:希望得到一支能够书写伟大作品的大笔。鸿笔:指文笔雄健有力,能够书写出伟大的作品。清名:美好的名声。期:希望。不刊:不会磨灭,永远流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