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突兀苍海头,夜半鼓噪万貔貅。
争雄角力转坤轴,旋磨尘世偕浮沤。
朝朝暮暮自消长,谁言于此随海鳅。
鸱革裹尸已尘土,未必怒怨卒未休。
看公立论屈前辈,笔端有力挽万牛。
孤峰绝崖气象古,亦复粲粲珊瑚钩。
分明掘见阴阳根,判断造化之深幽。
玄机发泄天帝嗔,此文正恐雷霆收。
不然亦似画鸟迹,长夜鬼哭声啾啾。
公自骑鲸去不返,满江明月芦花秋。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潮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
首句“银山突兀苍海头,夜半鼓噪万貔貅。”描绘了银山在黑夜中的壮观形象,如同万匹貔貅在海边咆哮。这里的“银山”和“貔貅”都是象征性的词汇,前者代表着大自然的雄伟,后者则是勇猛的象征。
颔联“争雄角力转坤轴,旋磨尘世偕浮沤。”则进一步描绘了海潮的动态美。海潮在不断地转动,就像是在争夺地轴一样,而它又不断地与世间的万物相磨擦,形成了泡沫。这里的“坤轴”、“浮沤”都是古代对于天地、宇宙的解释。
颈联“朝朝暮暮自消长,谁言于此随海鳅。”则是对海潮变化规律的一种赞美。海潮无论何时何地都在不断地变化,就如同一个生物在不停地成长。这里用“海鳅”来比喻海潮的变化,既形象又生动。
尾联“公自骑鲸去不返,满江明月芦花秋。”则是对前文的总结。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这里的“公”是指前辈学者,而“骑鲸去不返”则是形容他们高远的志向。
全诗通过对银山、大海、海潮等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其变化规律的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前辈学者的敬仰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志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