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出丹山定九苞,桂林要拣一枝巢。
久闻岩窦须幽讨,不是豪人莫泛交。
鹤发频将安问寄,萤窗勤把旧书抄。
功名到底还坚志,崛起新丰一草茅。

【诗词】

送族子春叟游西广

凤出丹山定九苞,桂林要拣一枝巢。

久闻岩窦须幽讨,不是豪人莫泛交。

鹤发频将安问寄,萤窗勤把旧书抄。

功名到底还坚志,崛起新丰一草茅。

【注释】

  1. 凤:凤凰,这里指族子。
  2. 丹山:传说中的仙山,这里用来形容族子的才华如同凤凰般出众。
  3. 九苞:形容凤凰的羽毛丰满多彩。
  4. 桂林:地名,今广西桂林,这里借指家乡或理想的地方。
  5. 一枝巢:比喻族子在家乡或理想的事业中找到了合适的位置。
  6. 岩窦:山洞、洞穴,这里指隐居之地。
  7. 幽讨:深究、探索,表示追求高远的理想。
  8. 新丰:地名,今广东新会,古代诗人陶渊明曾在这里隐居。
  9. 草茅:比喻平民百姓的生活,这里指平凡而简朴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对族子春叟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未来的期望。诗中的“凤出丹山定九苞”形象地描述了族子的才华出众,如同凤凰从仙山飞出,充满了光彩。接下来的“桂林要拣一枝巢”进一步强调了族子在家乡或理想之地找到了合适的位置,如同凤凰找到了栖息的枝头。

诗中的“久闻岩窦须幽讨”表达了对族子隐居生活的喜爱,认为他应该深入地探寻、研究,追寻高远的理想。“不是豪人莫泛交”则表明只有那些有才华、有志向的人才能与他们结交,这也是一种对族子的期望和鼓励。

最后两句“鹤发频将安问寄,萤窗勤把旧书抄”,描绘了族子在隐居生活中勤奋学习的情景,如同一只鹤年迈时还会频繁地为子女寄去问候,而萤火虫微弱的光芒下仍然坚持抄写旧书。这不仅表达了对族子勤奋刻苦精神的赞美,也暗示了他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未来的期望。

整首诗通过送别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族子春叟的深情厚谊以及对他未来的期望,同时通过对族子隐居生活的描绘,也展示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高远的理想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