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来又惜别清尘,故国荣过喜风新。
竹叶莫辞千日酒,梅花惟寄一枝春。
苦心曾未抛黄卷,得路终期近紫宸。
不待政成迎风诏,颂声洋溢桂州人。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掌握,以及赏析诗歌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诗句作答。“惜别诗”是要求考生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此词写诗人送别友人时所抒发的情怀。上片先写送别之悲;下片则写送别之意,并劝慰友人,希望其早日功成名就。

(一)

年来又惜别清尘,故国荣过喜风新。

【注释】

①又:又一次。②清尘:这里指旧时朋友的音容笑貌。③荣过:光耀,显扬。④喜风新:喜风,喜气。喜风新,即喜气洋溢的意思。

【译文】

又逢别离,令人伤感。故国的荣光照耀着大地,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

(二)

竹叶莫辞千日酒,梅花惟寄一枝春。

【注释】

①竹叶:指《阳关曲》。②惟:只是,只有。③枝春:指一枝春梅。

【译文】

竹叶酒不要推辞喝它千日,梅花只寄一枝来寄托春天的思念。

(三)

苦心曾未抛黄卷,得路终期近紫宸。

【注释】

①苦心:指苦读。②黄卷:《后汉书·杨震传》载,杨震为官清廉,在南阳为官时,有人给他送来黄金十斤、美玉二株,他坚决不受,只收了牛、羊各一头,并写下“天知,神知,我知,子知”的名句。后以“黄卷”代称经书。③紫宸:指皇帝所居之处,也指朝廷。④得路:指得到任途。

【译文】

我刻苦读书从未放松自己,终于得到了做官的前途,我期望最终能接近皇帝的身边。

(四)

不待政成迎风诏,颂声洋溢桂州人。

【注释】

①政成:国家政事顺利。②迎风诏:迎接皇上的诏书。③颂声:歌颂的声音。桂州:今广西桂林市一带。

【译文】

不必等到国家政事顺利才能得到皇帝的诏书,我的歌声就会响彻桂州的每个角落。

赏析:

这首词写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全词语言质朴,感情真挚,风格朴实自然,表达了作者对友人深厚的情意。

上阕开头两句写别离之悲:“年来又惜别清尘,故国荣过喜风新。”意思是说,又到了送别的时候,令人感伤的是故国之地的荣光照遍大地,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这两句既点明时间地点,又点明了送别的背景,同时渲染出一种欢乐祥和的氛围,烘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又”字突出了词人对送别之悲的感慨。“故国”,指自己的故乡。“荣过”,即光耀,指故国之地光华灿烂。“喜风”,指喜气洋洋的气氛,这里指故国之地充满喜气。“新”,指新气象,指故国之地充满新意。“清尘”语出《古诗十九首》:“驱车上东门,遥望郭北墓。白杨何萧瑟,松柏犹劲挺。”“故国”在这里泛指故乡,这里指友人所在的长安。“荣过”指故国之地充满荣光。故国之地光耀四方,洋溢着喜悦的气氛。

下阕开头两句写劝慰友人:“竹叶莫辞千日酒,梅花惟寄一枝春。”这两句的意思是说,竹叶酒不要推辞喝它千日,梅花只寄一枝来寄托春天的思念。这两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劝说友人不要悲伤。“竹叶酒”是唐代流行的一种酒的名称,因酒中含有竹叶而得名。“千日酒”,即百日酒,这里用来形容友情深厚,即使千日相聚也不为多。“梅花”,即“梅”,这里指梅花。“一枝春”指一枝梅花。“春”,暗含新春,指春天到来之时。梅花虽然开放的时间较短,但那绽放的花朵却如春天般美丽,所以“一枝春”就是赞美梅花不畏严寒,顽强开放的品格。这两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劝说友人不必悲伤,因为即使千日相聚也不会感到遗憾。

过阕开头两句写劝慰友人:“苦心曾未抛黄卷,得路终期近紫宸。”这两句的意思是说,我刻苦读书从未放松自己,终于得到了做官的前途,我期望最终能接近皇帝的身边。这两句是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劝说友人不必忧伤,因为自己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终有一日能够接近皇帝的身边。“苦心”指刻苦学习。“黄卷”指经书,这里代指学问。“得路”指获得功名,得到仕途的机会。“紫宸”指皇帝所住的地方,也指朝廷,这里指京城长安。这两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劝说友人不必悲伤。因为自己刻苦读书从未放松自己,终于得到了做官的前途,终有一日能够接近皇帝的身边。

尾阕开头两句写祝愿友人:“不待政成迎风诏,颂声洋溢桂州人。”这两句的意思是说,不必等到国家政事顺利才能得到皇帝的诏书,我的歌声就会响彻桂州的每个角落。这两句既是对友人的祝愿,也是对自己前程的祝福。“颂声”指歌颂的声音。“桂州”指现今广西省的桂江一带地区。这两句从对方的角度出发,祝愿友人不必等待国家政事顺利才能得到皇帝的诏书,因为自己的歌声会响彻桂江一带,让整个桂州为之欢腾,让整个桂江为之动容。

全词以送别为主题,抒发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无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