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平地谪花仙,红袅生香下九天。
艳欲背身垂玉箸,动如移步索金莲。
含情待去为云雨,忍笑佯来听管弦。
胧月轻寒应不惯,夜深浑拟傍丛眠。
【注释】
①“谪花仙”:把美丽的花朵当作仙女下凡。
②“红袅生香下九天”:形容牡丹花的娇艳美丽。
③“垂玉箸”:形容牡丹花瓣下垂如女子垂下的发髻,美如玉箸。
④“移步索金莲”:形容牡丹花瓣随人移动而随之摆动。
⑤“云雨”:指男女交媾之事;这里指牡丹花。
⑥“忍笑佯来听管弦”:形容牡丹在欣赏音乐时,面带笑容地轻轻摆动着身姿。
⑦“胧月轻寒应不惯,夜深浑拟傍丛眠”:意思是说,月光朦胧、清冷而又寒冷,对于这种环境牡丹是不太习惯的,所以它打算等到夜深的时候悄悄地躲在牡丹丛中过夜。
【赏析】
此诗以牡丹比作美女,写其姿态、神采、情态及与主人的关系等。全诗语言华美,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首句“春风平地谪花仙”,是说春天的风轻轻地吹拂着大地,把花儿们吹得婀娜多姿,好似从天上下凡的花仙。次句“红袅生香下九天”是说这些花儿在风的吹拂下,红得像燃烧的火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芳香,仿佛是从天上飘落到地上来的仙子。第三句“艳欲背身垂玉箸”是说这些花儿艳丽得如同美女那样美丽动人,它们在微风中摇曳,好像美女低头梳妆的样子。第四句“动如移步索金莲”是说当风吹过时,这些花瓣儿随着风儿的移动而轻轻摆动,就像是穿着绣花鞋儿的美女在跳舞。这四句描写牡丹花的神态和动作,生动传神,充满了诗意。最后一句“忍笑佯来听管弦”则是说这些美丽的牡丹仿佛也懂得音乐,在欣赏着音乐时,还带着微笑。而“胧月轻寒应不惯,夜深浑拟傍丛眠”则表现了牡丹对夜色深沉、寒意袭人的环境的不适应,以及它在夜晚悄悄躲进牡丹丛中的情状。整首诗通过写牡丹,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