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志潜心六籍中,文章直欲拟轲雄。
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
南浦送行伤碧草,北窗归卧享清风。
君王寤寐思黄发,会见蒲轮徵此翁。

【注释】余丈:指诗人。大自虔:大自谦,即自己。还鄱阳:返回鄱阳县。弭节:止于某地。豫章南浦亭:在今南昌市西。相从累日:一起住了几天。议论:商讨。慨然:慷慨激昂的样子。志节:志向和气节。弥励:更加勉励。感叹:感叹自己不足成事,有悔恨之意。鄙:粗俗浅陋。送行:作者送别友人。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为友人的离别而作。诗中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友人的赞美之情。

首联“抗志潜心六籍中,文章直欲拟轲雄”,是说:坚定自己的志向,潜心于六经之中,文思如涌泉,文章气势磅礴如同古代的英雄人物。这里的“六经”指的是儒家的经典著作,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部典籍;“六籍”则是指这六部典籍的总称。诗人以“抗志”二字开篇,表达了自己坚定的意志和决心。他立志要潜心钻研六经,以求成为像古代英雄人物那样的伟人。这里用了一个典故,即《史记·孟子荀卿列传》:“(孟子)道既通矣,至于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明人伦……其为人也,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恶言,此十三子者所以顺文学之道也。”意思是说:孟子的思想已经非常成熟了,他能够端正社会风气、排除歪门邪道,抵制淫荡的言辞,从而维护社会的伦理纲常。这里,诗人以孟子自比,表示自己要像孟子一样成为一位伟人。颔联“谁云前辈风流尽,尚有斯人气味同”,是说:谁说古人都已经风流尽了呢?我们还有这样的人啊!这里的“风流”指的是才华横溢、风度翩翩的意思。诗人在这里反问了一句,表示自己并不认为古人已经风流尽了。他认为,尽管古人已经风流尽了,但仍有人具有他们一样的才华和风度。颈联“南浦送行伤碧草,北窗归卧享清风”,是说:在南浦送别之时,我伤心地看着那青青的野草;回到家后,我躺在北窗下享受着清凉的风。这里的“南浦”指的是南方的水边,是古人送别的地点之一。诗人在此描绘了自己送别友人的情景,以及自己回到家后的心境。尾联“君王寤寐思黄发,会见蒲轮征此翁”是说:君王时刻都在思念长者的头发,总有一天,他会驾着马车来征召我这个老人的。《汉书·武帝纪》载:“七十乃朝,八十乃坐朝见君,九十者赐以一子官。”这里,诗人以“君王”代指天子,表示自己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希望自己能够受到皇帝的重视和提拔。整首诗以“抗志潜心六籍中”开篇,表达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决心;通过反问句和比喻句的运用,突出了自己的才华和风度;接着描绘了自己送别友人的情景和回家后的心境;最后以“君王寤寐思黄发”结语,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皇帝的赏识和重用的心愿。全诗语言精炼,意境深远,充满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事业的追求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