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随芦雁聚寒汀,只有崇师画得成。
欲付庖人应未忍,怜渠岂是不能鸣。
晓随芦雁聚寒汀,只有崇师画得成。
欲付庖人应未忍,怜渠岂是不能鸣。
诗歌原文:
友人惠鹅仆方戒杀赠二小诗还之 晓随芦鴈聚寒汀,只有崇师画得成。 欲付庖人应未忍,怜渠岂是不能鸣。
注释解释:
- 友人惠鹅:指的是一位朋友赠送的鹅。
- 仆方戒杀:仆人正在遵守不杀生的戒律。
- 赠二小诗还之:赠送了两只鹅给诗中的“我”作为回应。
- 晓随芦雁聚寒汀:早上看到芦雁随着寒风聚集在岸边。
- 只有崇师画得成:形容鹅的美丽,只能通过画家的描绘才能完美呈现。
- 欲付庖人:想要把鹅交给厨师处理。
- 应未忍:可能不忍心将它们宰杀。
- 怜渠:怜悯这两只鹅。
- 岂是不能鸣:难道鹅不能发出鸣叫声吗?表示诗人对鹅的喜爱和不舍。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李光所作的《友人惠鹅仆方戒杀赠二小诗还之》。诗中通过对鹅的描述,表达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珍视。诗人在清晨时分看到芦苇上聚集着一群芦雁,只有崇师的画才能捕捉到这种美丽。然而,当诗人想到要把鹅交给厨师处理时,心中却充满了不忍,因为这是一只生命,而不是一件物品或一件艺术品。这首诗不仅是对动物的同情,也是对生命价值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