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蹑登山屐,来寻云外峰。
题诗喜修竹,长啸倚孤松。
怪石疑蹲虎,深湫有蛰龙。
惭无济胜具,樽酒且从容。
【注释】:
试:试着。登山屐:登山用的高木屐。云外峰:云外的山峰。修竹:修长的竹子。
题诗:在竹子上题诗,即“题松”或“题竹”。长啸:大声呼啸。倚:靠。孤松:高高的松树。
怪石:奇形怪状的石头。蹲虎:蹲伏的老虎。蛰龙:潜伏的蛟龙。济胜具:指游山玩水所用的器具。
惭愧:感到惭愧。樽酒:酒杯和酒壶。从容:悠闲自得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七言绝句。诗人登上高峰远望,看到云外有座山峰,便下高木屐来登山寻访,在修竹旁题诗长啸,又在高松上题诗,倚松长啸,还看见奇形怪状的石头蹲伏着像老虎一样,深水中蛰伏着一条蛟龙。诗人感到惭愧,没有带什么工具去游玩,只好喝杯美酒悠然自得地欣赏眼前的美景。
首句“试蹑登山屐”,是说诗人登高而作,故用“试”字,表明自己并非专程而来。次句“来寻云外峰”,写诗人登山的目的。这两句是全诗的总领。“来寻云外峰”一句,把“来”字放在前面,就突出了“试”字的含义。“云外峰”,即云外之峰,指云雾缭绕中的峰巅。这里,诗人不是从正面描写山峰的壮丽,而是把它比作天上的仙境,这就给整个诗句增加了一层神秘感,使读者觉得这座山峰非常遥远而又令人向往。
三四句写登山所见景物。第三句“题诗喜修竹”,写诗人在竹林旁题诗留名。“题松”或“题竹”,即在松树枝条上刻写诗句,以抒发自己的情怀。第四句“长啸倚孤松”,写诗人在高高的松枝下长啸,以寄托自己的心情。“孤松”,就是一株单独的松树,诗人选择它作为题咏的对象,是因为松树挺拔秀丽,常被人比喻为坚贞不渝的节操,所以人们常用它作为题咏的内容。这两句是全诗的重点,集中描绘了诗人攀登高山后所见到的景物,表现了他在大自然中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舒畅心情。
第五句“怪石疑蹲虎”,写诗人看到岩石的形状像老虎一样,觉得十分惊奇。第六句“深湫有蛰龙”,是说诗人看到潭水很深,潭底还有一条潜伏的龙。这两句写景很有特点:前一句是从高处俯瞰,后一句是从低处仰观。这样写既形象又富有诗意,使人仿佛看到了一幅怪石嶙峋、深潭隐龙的画面,更使人感到神奇和美妙。
最后两句“惭无济胜具,樽酒且从容”,是说因为没有什么游览工具,只好借酒消愁,暂且从容不迫地欣赏眼前的景色。“济胜具”,即游山胜境所需要的物品,如拐杖、绳索、食物等。诗人因缺少这些物品而感到惭愧,于是举杯自酌,慢慢地享受眼前美丽的风景。
这首诗写登高所见的景物。前四句写远景,后四句写近景。整首诗写景细腻逼真,情景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