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水溶溶易满堤,十分强半麦成畦。
我来宴坐久无语,日暮春深莺乱啼。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逐句释义”,然后根据对诗句的理解,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每一联的意思,最后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即可.

第一句:意思是野水流淌,满堤都是麦浪.溶溶:水流的样子.易满:容易填满,容易涨到.堤:堤岸.

第二句:十分强一半的麦子长成畦田.十分强半:十分之七.十分:十分之一,十分之一为一,这里指十分之七.

第三句:我来宴坐已经很久而没有说话.宴坐:安坐.无话:没有言语.

第四句:日暮春深时节,黄莺乱飞乱啼. 日暮:傍晚;春深:春天到了深处;莺乱啼:黄莺在枝头乱飞乱叫.

【答案】

游武夷  (其一)

野水溶溶易满堤,十分强半麦成畦。我来宴坐久无语,日暮春深莺乱啼。

译文

野外的河水缓缓流来,水面上漂浮着麦苗,像一层绿波荡漾.我来到此地,安坐在岸边,久久地沉默不语,直到日落时分,才听到黄莺在枝头乱飞乱啼.

赏析

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野水溶溶易满堤”,写的是眼前的景色,“溶溶”二字形象描绘了溪水的流动,“易满”二字则写出了溪水之盛,可见溪水之丰盈,也反映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十分强半麦成畦”则是诗人眼中的农田景象,这里的“十分”和“强半”都是形容麦子的丰收程度,而“畦”,则是田间整齐的行状.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农民辛勤劳作的赞赏之情.

后两句是诗人内心的真实写照:“我来宴坐久无语,日暮春深莺乱啼”.这两句诗表面上看似平淡,实际上却是诗人内心真实的反映.他来到这里之后,并没有急着去看那些美丽的风景或者去品尝那里的美食,而是选择了坐下来静静地等待,这种静候的态度本身就是一种难得的境界.当诗人终于忍不住要去欣赏周围的美景时,却看到天色已晚,此时,一群黄莺在枝头乱鸣,发出嘈杂的叫声.这样的场景让诗人不禁感叹不已,于是他就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此时的感受.

全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开阔宏大,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内心的愉悦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