畴昔清都步武联,轩轩鹤骨称癯仙。
君横七弦可忘老,我得一丘端尽年。
白首终成裹饭去,青灯更作曲肱眠。
步虚声里云旗下,病眼心知有胜缘。
同澄之器博饭浮玉
同澄,即同澄禅师。同澄禅师,俗姓李,名通玄,号同澄。他与惠能是好友,二人曾共游庐山五老峰下。后来两人各为一方大师,同澄住在黄梅五祖寺,惠能则到南岳衡山传教。惠能在南岳时,曾与同澄一起在山上打坐,同澄向他请教如何修道。惠能回答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方能净彼。”这是“顿悟”法门的要旨。同澄又问:“何为‘自净’?”惠能说:“眼耳闻见,色声香味触法,皆是妄心,故云不净;若能离却妄心,即是自净。”同澄又问道:“如何是‘不净’?”惠能答道:“但有生死轮回妄想、执着、分别、执著之心,皆是不净之物,故云不净。”同澄听后,大彻大悟,于是剃发出家。这首诗就是同澄禅师给慧能送别时所唱的《同澄之器》。
畴昔清都步武联,轩轩鹤骨称癯仙。
从前清都,即清都观,位于长安城西,是唐代著名道教圣地。同澄禅师曾在清都观讲经说法。他的弟子们跟随他来到长安城西清都观,与他共同研习道教经典。这首诗就是同澄禅师给慧能送别时所唱的《同清都步武联》。诗中的“轩轩鹤骨”、“称癯仙”等词语,都是形容同澄禅师鹤骨般高洁的身形和超凡脱俗的气质。
君横七弦可忘老,我得一丘端尽年。
君横七弦,指琴曲《流水》中的一段。琴曲《流水》共有三段,其中第一段称为“君横”。同澄曾弹奏过这一段琴曲,让慧能听了之后忘记了岁月的流逝。而慧能则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光,不要像自己一样,因为沉迷于琴声而忘记了自己的年华。这句诗表达了两位禅师对人生态度的不同看法。
白首终成裹饭去,青灯更作曲肱眠。
白首终成,意为白发苍苍,终成为老人。裹饭,是指将饭菜包裹起来,以便携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终将成为老人,只能带着食物四处奔波。青灯,是指油灯。曲肱,是指倚着手臂睡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在夜晚的时候,只能依靠着灯光来度过漫长的时光,甚至需要倚着手臂才能入睡。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晚年生活的艰辛和无奈。
步虚声里云旗下,病眼心知有胜缘。
步虚声里,指的是道士行走时发出的声响。云旗下,指的是云彩之下。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自己在云彩之下行走,听到道士们的声音,知道这是一场难得的修行机会。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向往和追求。
赏析:
这首诗是同澄禅师给慧能送别时所唱的《同清都步武联》,通过描绘同澄禅师的形象和言行,展现了两位禅师对人生的不同看法和追求。同澄禅师以鹤骨般的高洁身姿和超凡气质示人,他弹奏琴曲《流水》让人忘却岁月的流逝;而慧能则认为人生短暂,应该珍惜时光,不要像自己一样沉迷于琴声而忘记了自己的年华。两位禅师的人生观各有特点,也反映了他们对修行的不同理解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