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端与衲僧期,折脚茶铛能解颐。
君对幽人洗银毂,我书春事有毛锥。
唤醒饱睡真痴绝,惊倒群儿要语奇。
想为梅花从定出,横担拄杖傍疏篱。
【注释】
此诗作于诗人晚年,时值北宋政和二年(1102),诗人在杭州任上。
端:正。期:希望。折脚茶铛:用陶土烧成的粗陶器,用来煮茶。解颐:舒展面部表情,指饮茶之乐。银毂:银制车轮,指车。春事:春天的事务。毛锥:笔,这里指写作用的笔。真痴绝:非常愚蠢。惊倒群儿要语奇:使小孩子听了感到惊奇。要:助词,表强调。梅花从定出:梅花是从定慧院旁小园中开出的,定慧院位于今浙江天童寺内。横担拄杖傍疏篱:诗人在寺院旁的篱笆上横着一根拐杖。
赏析:
这是一首酬答诗。诗人在杭州为官期间,曾写过几首《赠人》诗,这首是其中较著名的一首。
起句“此生端与衲僧期”意谓我一生正像一位和尚那样,过着简朴清苦的生活。“端”,正;“衲僧”,和尚。“期”,同“希”,希冀之意。
颔联“折脚茶铛能解颐”意思是说,我虽身居官场,却能像和尚一样过一种清苦生活,享受一种精神上的乐趣。“折脚茶铛”,粗陶制的茶具,用以煮茶。“解颐”,这里指陶冶性情。
颈联“君对幽人洗银毂,我书春事有毛锥”是说:你(他)在寺院里与隐士一起洗银车,我则用笔记录春天的美好事物。“银毂”,古时帝王、贵族的车驾,这里是借指隐居之士。“毛锥”,笔。这两句互文见义,以物比人:你(他)是在寺院里与隐士一起洗银车,我在官场上则写文章歌颂春天的美好。
尾联“唤醒饱睡真痴绝,惊倒群儿要语奇”意思是说:唤醒了一群熟睡的孩子们,使他们感到非常新奇,以致于他们要大声讲话来表达惊异之情。“要语奇”,指孩子惊奇得要说话。“要”,“助词,表强调”。
最后两句“想为梅花从定出,横担拄杖傍疏篱”是说:我思念梅花是从定慧院旁小园中开出的,所以我在寺院旁的篱笆上横着一根拐杖。“想”,思念,回忆。“梅花从定出”,即从定慧院旁小园中开出梅花。“从定出”与“从定慧院”同义。
此诗通过写自己和僧人的生活情景,抒发了作者退隐山林、寄情山水的愿望,表现了他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人生理想。语言平淡自然,意境恬静淡远,风格清旷高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