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头白羽已相亲,茗碗才尝正焙新。
透出老禅三昧眼,唤醒逋客二毛身。
坐闻考考赴堂鼓,起觅垂垂洗钵人。
稍有黄鹂来举似,似怜老子独知真。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名为《寻陆鸿渐不遇》。下面逐句解释:
- 携茶过智海(携带茶叶经过智者的海域)- 这一句字面意思是带着茶叶去寻求知识或智慧。智海在佛教中象征着无边的智慧和知识,这里可能寓意着寻找一位能提供智慧指导的人。
- 床头白羽已相亲(床前白色的羽毛已经亲近)- 这句诗表达了一种亲切感,可能是指与某人的关系非常亲密,就像床头的白色羽毛一样。
- 茗碗才尝正焙新(刚刚品尝了刚烘焙好的茶碗)- 茗即茶的简称,这里的茗碗指的是装有新鲜出炉的茶叶的碗。正焙新表示茶叶刚刚被焙烧好,散发出新鲜的香气。
- 透出老禅三昧眼(穿透了老和尚的三昧慧眼)- 三昧是梵语”Samyak”的音译,意为定慧的境界或状态。这里的“透出”意味着领悟或者感受到某种境界。老禅三昧眼可能是指对禅宗修行有深刻理解的眼睛,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
- 唤醒逋客二毛身(唤醒了漂泊的客人和满是白发的身躯)- “逋客”通常指那些四处流浪、寄居他乡的文人墨客。二毛身指的是满头白发的形容,这里可能用来形容自己年事已高,如同漂泊无定的旅人。
- 坐闻考考赴堂鼓(坐着听着考核考课的鼓声)- 这里“考考”可能是对考核、考试的一种戏谑说法。赴堂鼓则指的是上堂时所击打的鼓声,可能暗示着即将开始的学习或考核。
- 起觅垂垂洗钵人(起身寻找正在清洗钵子的那个人)- 垂垂洗钵人可能是指正在准备早餐或者打扫卫生的人物。钵子在古代是中国僧人使用的容器,用来盛放食物和水,这里可能意味着生活琐事的琐碎与忙碌。
- 稍有黄鹂来举似,似怜老子独知真(偶尔有黄鹂飞来询问,好像在可怜我这个老头子独自知道真相)- 黄鹂来问似乎是一种象征,表示有人关心或者询问。而“似怜老子独知真”则是说这种关怀和询问显得有些同情或者怜悯,可能是因为老人独自拥有某种真理或知识。
赏析:
这首诗以“携茶过智海”开头,巧妙地利用比喻手法将茶叶携带至海边,象征着追求知识和智慧的过程。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描述与人亲密相处的细节,以及品尝新出炉茶叶的体验,传达了对亲密关系和自然美的珍视。最后两句,诗人通过描绘考核的场景,引出对生活的忙碌与责任的思考。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对自然及人文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体验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