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放逐臣,今复得归去。
梦已到南徐,船回正鸣橹。

【译文】

我被贬谪居住到荆南,写了很多诗,现在把它们刻成两轴。丙戌年夏天乘船返回润州,路经汉阳时,廖明略邀请我到郎官湖饮酒,我就把诗拿给他抄录。明略坚持要我写上序言,我答应了他。可是不久他的船行得太快,约定他回来后给我看。不幸明略已经死了,这本诗稿也再也得不到了。现在我把可以记叙下来的内容都记录下来。有些忘记的,以后再向渚宫诸友借来抄录。可是平生写话总是老不能自止,又哪里还用得着这样的污秽后人耳目呢?因此感慨而作此诗。

三年放逐臣,今复得归去。

(这两句是说:)我被放逐三年,今天又可以回去了。

梦已到南徐,船回正鸣橹。

(这两句是说:)我在梦中已经来到了南徐州,船儿正划着桨在响着。

【赏析】

此诗作于乾元二年(759)夏泛舟由汉阳至润州途中,当时诗人已回到朝廷,但仍感遭际多难、身世飘零。诗中表达了他对朝廷的忠诚,对朋友的怀念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之情。

首句“三年放逐臣”说明诗人在长安被贬为左拾遗期间,已度过了整整三年的时间。第二句“今复得归去”则点明了诗人的心境。经过长期的贬谪之后,诗人终于回到了京城,心情自然非常高兴。第三四句“梦已到南徐,船回正鸣橹”,则进一步表现了诗人的欢快与得意之情。诗人以梦游江南为背景,描绘出一幅江上送别的情景:诗人乘坐的小船刚刚离开汉阳,就听到了远处传来的橹声。诗人不禁想起自己曾经在长安做官的时候,和朋友们一起在长安城外的船上吟咏诗歌,那情那景历历在目。如今诗人再次回到京城,又回到了熟悉的长安城,心中不由得泛起层层涟漪。

这首诗是诗人在一次从汉阳泛舟回京途中所作。当时诗人因得罪权贵而受到牵连,贬谪在外已有多年。这次得以返回京城,自然要兴高采烈、欢欣鼓舞。但是想到自己长期流离在外,不免又有些许悲凉之感。所以作者在诗中既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又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